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视频 央视健康早班车

20130321cctv2健康早班车:母义明讲糖尿病用药禁忌

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很多,所以其药品的种类也是很多,这时就要对糖尿病患用药提出了要求,糖尿病用药禁忌你知道多少?在本期的cctv2健康早班车节目中,我们请来了北京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副会长母义明教授,请他为我们讲解糖尿病用药误区。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中央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母义明,男,1962年生,198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并获学士学位。此后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期间分别获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医学硕士学位和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担任《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副主编、《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特约审稿员、《中国男科学杂志》和《生殖医学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实用内科杂志》编委,中华内分泌学会中青年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和治疗以及性腺激素的调节机制等。曾获全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和三等奖多项以及解放军总医院医疗成果二等奖5项。目前承担的科研工作包括中日科研合作项目一项、国家科技部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由陈香美教授主持〉分课题一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并指导下级医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己在国际刊物发表论著30篇、国内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在英文医学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1994晋升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1年晋升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性腺学组组长。北京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副会长。全军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长。2011年获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终身成就奖”。

糖尿病用药禁忌

发现糖尿病马上用药

很多患者一经诊断为糖尿病,就急于用药物治疗。而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有其特殊性,尤其是轻型糖尿病,一般先予饮食调理和运动疗法,观察2~4周,如仍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再酌情使用药物治疗。不控制饮食,单纯用药物治疗,不仅效果差,而且促使肥胖增加,胰岛素抵抗下降。

合用同类口服降糖药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类药物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类药物合用。促胰岛素分泌剂中的磺脲类和瑞格列奈刺激胰细胞分泌的靶点各不相同,可以配合使用。但是临床上经常见‘到同类药物合用的例子,如消渴丸(含优降糖)配美吡达,二甲双胍、苯乙双胍合用,等。其中有些是医生的失误,有些是患者自行调整用药的结果。应当予以纠正。

口服降糖药选择不当

由于对糖尿病发病机制和各种药物作用特点不清楚,并受一些非临床因素的影响,如价格、药源、利润、广告等,导致用药不当。如肥胖患者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儿童患者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消瘦患者或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应用双胍类药物;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单用口服降糖药而不用胰岛素;等,都是不当的选择,应该尽量避免。

用药时间千篇一律

口服降糖药药理作用不同,服用时间不同。如磺脲类、达美康是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每天2-3次,双胍类如二甲双胍一般在餐后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平在进餐时或第一口饭时嚼服,促分泌剂诺和龙在饭前10~30分钟服用,增敏剂如文迪雅应在饭前或进食时服用。

2型糖尿病不用胰岛素

2型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可使血糖尽快得到控制,消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有利于自身胰岛功能的恢复。尤其在口服降糖药效果差、肝肾功能不全、应激状态如外伤手术出现合并症时,应及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凭感觉服用降糖药

部分患者惧怕药物副作用,不按医嘱正规治疗,自行停药或减量用药,到自己感觉身体不舒服或进食较多时,或用简便血糖仪自测血糖发现血糖高时,才临时加药,过后又恢复原状。这样做不符合平稳降糖的治疗原则,是治疗糖尿病的大忌。

不注意联合用药

糖尿病用药也像高血压用药一样,讲究联合用药。某患者使用达美康后,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午餐后血糖还是升高。此时若与拜糖平合用,便能全天血糖达标。

用药人云亦云

一位糖尿病患者听另一位患者说诺和龙的降糖效果好,便换成了诺和龙,结果空腹血糖居高不下。原来他主要是空腹血糖升高,而诺和龙的作用主要是降低餐后高血糖。选非所需,既花了钱,又没有预期效果。

上述用药误区主要是糖尿病知识缺乏,或对降糖药认识不足所致。患者应定期到糖尿病门诊随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

糖尿病的原因

(1)遗传因素:早在60余年前,国际医学界就发现糖尿病人的亲属中,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遗传是某种特性通过细胞染色体基因遗传给子代。单卵双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因此对单卵双胞进行遗传性疾病的观察是很有意义的。英国Pyke对单卵双胞进行长达 20余年的随访观察。

(2)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亦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MHC)。人类HLA抗原系统的控制基因在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HLA系统包括三大类抗原:第一类抗原是HLA-A,-B,-C抗原,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表面,参与细胞介导免疫,主要与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第二类抗原是以D抗原系列,即HLA-DP,-DQ,-DR抗原为主,分布于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及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面,主要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第三类抗原是C2,Bf,C4A及C4B等补体系统。

(3)环境因素:对于具有糖尿病易感性遗传基础的人,环境因素对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病毒感染:早在1864年,挪威医生发现一例腮腺炎病人,不久发生糖尿病。之后有关病毒感染引起糖尿病的报告络绎不绝。与糖尿病有关的病毒有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及脑炎、心肌炎病毒等。

②肥胖:肥胖者由于胰岛素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或是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反应的缺陷,体内产生胰岛素抵抗而出现高血糖。同等的肥胖者持续时间越长,则越易发生高血糖。肥胖的起因与家族性遗传有关。多数由于长期的摄取过多高热量、高糖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体内脂肪储存增加所致。

③化学毒物:作为直接损害B细胞的物质有四氧嘧啶和链脲菌素,在美国和韩国作为灭鼠药使用的吡甲硝苯脲等。这些化学毒物所致的糖尿病较似于IDDM,而在人类的IDDM病因学方面似乎意义不大,仅能借以说明发病机理中细胞破坏为重要环节,而大多数病人的病因则并非这些毒物。

④饮食中某些食物成分:在冰岛男孩IDDM发病多为10月所生者,所以一般怀疑在母亲怀孕前后正是圣诞节,可能与大量食用含有亚硝基化合物的保存肉类有关。动物实验已证实,使动物仔食用熏制肉可致糖尿病。

⑤营养不良:文献报导在非洲或东南亚一些以木薯为主食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糖尿病,临床表现既不同于IDDM,也不同于NIDDM,可能与食用木薯有关。因为在摄取大量木薯而蛋白质摄入很低的情况下,特别是含硫氨基酸不足,可造成氰化物在体内蓄积而损伤胰腺。另外动物实验和临床长期蛋白质营养缺乏,可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糖耐量低减。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