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馆 中医秘方

秋燥怎么办 中医7养生方赶走燥气

秋季时节,我们面临的困扰就是秋燥,尤其是皮肤干裂的非常严重,这个时期我们还会出现干咳的情况,那么出现秋燥怎么办呢?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改善秋燥呢?中医有妙方,你想要知道么?那么就跟随小编去看看这7个养生方是什么吧!

秋燥怎么办 中医7方摆脱燥气

燥(燥气),中医六种外因致病因素之一。燥气易伤津液,临床上表现为目赤、口鼻干燥、唇焦、干咳、胁痛、便秘、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遍于热,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

凉燥: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

温燥: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气而发病,是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咳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

中医验方治秋燥方法:

1.润燥清火:连翘12克、薄荷3克、石膏24克、生地18克、甘草3克、草决明15克。

适应症:燥气化火,耳鸣目赤,牙龈咽喉肿痛。

2.生津益胃:沙参10克、麦冬12克、生地18克、玉竹10克、冰糖3克。

适应症:舌燥唇干、不思饮食,舌红无苔,热病后胃津未复。

3.润肠通便:南杏仁15克、北杏仁15克、桃仁12克、金银花15克、玄参10克。

适应症:大肠受热、大便干结、口腔干燥。

4.增液润燥:玄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24克、桃仁12克、厚朴12克、枳实10克、甘草3克。

适应症:热病后津液枯竭,口燥作渴,便秘不通。

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