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 简述和式太极拳推手的方法

对于和式太极拳爱好者来说,对于和式太极拳推手的内涵和意义肯定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讲述学习太极推手的方法,相信通过本文对大家的推手学习一定有所帮助。所以,还请读者朋友们好好阅读一下,在日后的练习实践中会有作用的。

推手的方法

太极推手在太极拳各流派里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传统的河南温县赵堡镇所承传的太极推手法。此推手有它自己显著的特色。

如在风格上它讲究发手冷脆快狠毒,惊炸弹抖,连环用招变劲,劲跟劲、招接招,使对方没有喘息之机,在手法上讲究节拿抓闭,分筋挫骨,採挒折别。

太极推手招式复杂多变,需要大家慢慢领会其中的真谛。

推转时手腕平直,手指伸展,指稍微微上翘,叫做手头不丢。

身法上讲究起落进退,腾闪圆转,吞吐顺化,避实就虚。

步法上讲究偷步进身,扣摆封势,活步转换,步定人出。除了上盘手法、身法讲究掤捋挤按,採挒肘靠之常见方法外,其大特点是较完整的继承了古传太极上盘攥扣锁撅,叠挫掷扯;中盘十六法:起落进退、腾闪圆转.含拔通挺,环管吞吐和下盘十六法缠跪挑撩、劈壁挂蹬、勾掰截点,繃跐滚踡,故而形成上中下三盘四十八明暗法,确是“法法有字,字字有诀,一字有一字之用、一句有一句之法,字字珠玑,句句锦绣”。

由此可见,太极推手的运用和步法是分不开的。

三盘功夫融为一体,练就周身一太极,无处不太极,处处皆似手,依那儿那儿发之。

和式太极在练推手以前,要先做单势的盘招练习。

主要常盘的式子有云手,野马分鬃,倒卷肱、白鹤亮翅、单鞭、斜行、高探马、十字手、金刚、闪通臂等。且又进行一对一的,一人坐桩递手、另一人练习,如小开合、懒扎衣、白鹤亮翅、高探马、倒卷肱、十字手、斜行、串捶、掩手捶以及各种手法抓拿折别,腿法踢踹勾挂蹬和发放技巧等方法的练习。

凡此种种,常用方法的练习原则是,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给坐桩到不给坐桩,由给死桩到给活桩,由给递手喂劲到不喂劲自己找劲、摸劲、问劲、自动发劲。循序渐进、逐渐达到纯熟自如、随心所欲。

传统的和式太极拳推手以上下步推手法为基本方法。

所谓上下步,即两人对面站立,你上一步攻,我退一步守;然后我再上步,你又退步。

由一进一退到熟练成活步,即随便进,随便退,但开始练习亦有一定规矩特点。譬如你出右手臂、且上右步,我则出左手接你的右肘,则左步在前置于你的右脚尖外侧。

但切记,我的左脚(前步),一定是虚腿,而且不能超过你的右脚后,否则就会受到你腿上方法所制。

反之,我再上右脚进右手臂时,你则右脚、右手臂后退,倒换成左脚上步置于我右脚尖外侧,左手接我之右肘,二人形成顺步。你出左脚我出右脚,你出右脚我出左脚,各占—半,实质上二人合—,同体的话,两人脚下踏成的图形,恰好是太极图。

两人胸前垂下的落点是太极图的圆心点,两人两脚上踏的地方,恰好是两个阴阳鱼的鱼头,后脚则是鱼尾。

再者上盘手臂的姿势亦有独特的讲究,即除了一般的要求沉肩藏肘外,还特别要求手指依次并拢,始终和对方手背相贴,此手型叫团结手或刀片手,不用招时,虎口和手指不能张开,掌心亦不能无意下翻。

因为无意中手指张开易被对方採抓折拧挒挫,手心下翻不易藏肘坠肘,容易露出肘头,受人搬抖所制。

故秘诀曰:“俯掌即发,开手即打”。又讲:出手看肘,也就是一般人认为的:“手不离肘,肘不离手,倘若脱肘离手,必定发手。”诀云:“遇力不顶趋向攻,重里显轻必发手”,一手占两手,腾手妙无穷。

1/1页
和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和式太极拳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