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如何理解太极拳运劲如抽丝

在太极拳的劲法练习时,我们常会听到这种说法就是“运劲如抽丝”,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初学太极拳的人还不是很清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运劲如抽丝”的具体内涵和相关要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原来是什么意思。

所谓“运劲如抽丝”指的并不是蚕吐丝,而是指过去北方农村妇女纺线时,一手转动纺车,一手抽动棉花,一抽一送,形成棉丝线,缠绕到锭子上的情形。用纺车纺线,需要左右手的配合,一来一往,折叠转换。

武禹襄观察妇女纺线时的动作,把它运用到太极拳的演练上,提出了“运劲如抽丝”“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要一线串成”,“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等太极拳的运劲要领。

对于以上要点的把握,我们是需要加以认识和理解的。

对太极拳劲力的运行和发放,武禹襄是这样表述的:“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这是对太极拳劲力特点的整体描述。太极拳的发劲是一个整体动作,不是局部力量。

既然是整体发劲,那么,在发劲之前,就要有一个运劲的过程,通过运劲,把周身的劲力汇聚到一点,这就是蓄劲,然后再发放出去。这样一个运劲、蓄劲、发劲的过程,要“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点是要注意的。

一是脚,脚是劲力的根源,再加上腿的传递,所以要求“迈步要猫行”。如果做不到“迈步如猫行”,脚下就没有根基,就做不到“运劲如抽丝”,也不能蓄劲。

所以说,下盘的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腰,腰是劲力运行的中枢。

三是上肢的肩、肘、手,它们是发力点,在运劲、蓄劲、发劲中,这三个部位必须要周身一家,才能发劲完整。所以,在运劲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如何做到“运劲如抽丝”?

我认为,主要的是要注意身法,要做到身法正确,拳势动作规范,其中主要的要领是“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撑”,其他的练习太极拳的要领,诸如“提顶吊裆、收腹敛臀、含胸拔背”等是局部的要求,主要的是要做到“立身中正”。

太极拳的劲力有横劲和竖劲,比如,武式太极拳的懒扎衣属于竖劲范围,这个式子的运劲、蓄劲和发劲过程,非常符合“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这个要领,这个式子的劲力—定要由下往上走,就像泉水涌出一样,又像汹涌的河水一样,折叠涌动,滔滔不绝。这些劲力动作,都是由腿、腰和上肢协调配合而产生的。

再比如,单鞭这个式子是横劲,也是需要“由脚而腿而腰,完整一气”的,除了腰腿的配合以外,手上的动作,先是意念在手,接着转为肘,后把劲力灌到肩膀上去——肩要开,后才能形成单鞭这个式子。太极拳在运行过程中,随着不同拳势动作,劲力有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形成“运劲如抽丝”。

“运劲如抽丝”的“运”,实际是汇合、运动的意思,也就是要把周身的劲力运动、汇合起来。“运劲如抽丝”是形容运劲的过程是非常细微的、精细的、轻灵的,只有身法正确、拳势动作规范,才能把劲力运动、汇合起来。

比如做搂膝拗步这个式子,前边一定要做到“三尖相照”——前边的掌一定要和鼻子尖、前脚尖相互照应;另外,后边尾间和后脚跟要上下一条线。如果做不到前边的“三尖相照”和后边的尾间上下一条线,就不能形成运劲、蓄劲、发劲的整体劲力。当然,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还要防止突臀。突臀也会影响劲力的整体性。注意到了这些方面,你才能做到“运劲如抽丝”,把劲力汇聚到一点上去。

总体来说,练习太极拳时,做到“运劲如抽丝”在身法正确、动作规范的前提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动作要连绵不绝,不能断断续续。拳论中说“勿使有断续处”;就是要求动作连绵不绝。

二是练拳时,动作要细腻,不能粗糙,要细心体会、体悟动作的意念内涵,把每个动作细腻的劲力变化体会到,并且表现出来。

三是发力时,要意远、劲长、动短。练习套路时是这样要求,在打手时更是这样要求。武式太极拳的动作都是螺旋型向前进,螺旋型向回收,不是直线型的运动方式。一般运劲时劲力是长的,缓慢的;发劲时则是短促的,就像白蛇吐信一样,一发即收,快如闪电。当然,在练拳时的运劲、蓄劲动作都是比较缓慢的。

四是曲折回环,往复折叠。具体到发劲动作,无论是什么拳势,在折叠转换之后,发劲时都要长腰——腰部向上挺;劲力收缩的时候,腰要向下落,有一个往复折叠。所以,太极拳运劲、发劲的动作,是曲折回环的。

五是要均匀和缓,也就是动作、劲力要均匀,要缓慢,不能忽快忽慢。

1/1页
太极拳视频太极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