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太极拳技法中所蕴含的规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我们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和规律的,这样我们的太极拳练习才会更加规范、更加有效率。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一讲太极拳基本技法中所蕴含的规律。

太极拳的技法,和其他武功一样,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性的原理,闪、避、躲等等,都是要强调技巧的。

除遵循“武术技法原理”外,还强调下述基本技法规律,形成技法特色,它们包括:上悬下沉,中节舒松;中定而动,轴轮互转;缓慢柔圆,息细匀长;以意主导,形息互引。

中节舒松,是太极拳身型的基本技法

上悬下沉,中节舒松,是太极拳身型的基本技法。“上”指头顶百会穴部、“下”指足跟、足掌和足趾等用于触地支撑的部位。“上”与“下”的中间,概称“中节”。练拳时头顶上领,似有一绳子悬住百会穴之感,再放松中节各部肌肉和关节,任其被地心引力向下牵拉而沉坠,手部和足部就会有沉实感。

太极拳的练习,注重身体的连贯性,对此,我们要做到上下相随,动作协调,以便发挥整体功能。

人体在这种上悬下沉作用下,被对拉拔长,肩、肘、腕、脊柱髋、胯、足等关节都被撑开,胸腹部亦随之宽舒,中节各部就能灵活运转。上悬下沉还能是头顶不端正、颈项顺直、驱赶中正。

这种上悬下沉,中节舒松的技法,也用于处理任意相邻三关节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以头为上、肩为中、肘为下,即:头悬,肩松,肘沉。这能撑开肩关节,放松肩部肌群。

随之以肩为上、肘为中、腕为下,即:肩悬、肘松、腕沉。这能撑开肘关节,放松肘部肌群。再以肘为上、腕为中,指为下,即:肘悬、腕松、指沉。

关于松沉,一直是太极拳强调的地方,我们尤其要注意。

这能撑开腕关节,放松腕部肌肉。如此由上而下、依此上悬中松下沉,就能全身放松、节节贯串,使气力注于手足。

中正而动,轴轮互转,是太极拳动态的基本技法。太极拳“十三势”终于中定。太极拳经以中定为“土”,依土生万物之意,中定既是“十三势”之一势,又是其他十二势的基础,势势皆不能离中定。

所谓“中定”,指中和稳定的状态。“中定而动”,指以“中定”的状态进行运动,或者说,在运动中追求“中定”,使动态不是“中定”。“中定而动”有三种表现形式。

其一,身体在运动中保持不歪不斜的“中正”状态,重心始终在支撑面内移动。此技法要求动步之初,先将身体重心移于支撑脚,形成单脚支撑的支撑面,然后移动脚才提离地面。

在移动脚的移动过程中,要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面中间,几乎不出现移动,待移动触地成两脚支撑,形成新的支撑面后,身体重心才能随之向新支撑面中间移动。这样,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面内移动,并与中正的身态配合,具有较高的稳定度和轻灵度。

其二,身体在运动中保持不高不低的“中平”状态,重心平行移动。此技法要求身体移动时,始终保持顶平、两肩平、两胯平、两脚平,形成太极拳运动中重心平稳的特点。

即便是仆步下势,也是在保持身体“中平”的状态下,先降低身体重心至一定高度,在平平移动重心,完成下势动作。独立类动作是先将重心平平移动至支撑面中间,再在保持身体“中平”的状态下伸膝向上立起。

其三,身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无过不及的“适中”状态。无过不及,即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谓“无过不及”。在推手过程中,“无过不及”是随对手动而动,”随屈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在单练拳架时,表现为动作的规格、变转的速度、意气的配合、劲力的刚柔等,均循规蹈矩,做的拳恰到好处。这种在运动中求“中正”、“中平”“适中”的状态,综合表现为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就是《十三势歌》所谓“静中触动动又静”的状态。

“轴轮互转”,是太极拳动作中肢体配合的基本技法。运动时,以腰为“轴”,以手足为“轮”。

以腰以上躯肢为“上”,以腰以下躯肢为“下”。强调以腰动带臂腿动,犹如轴动轮必转。下肢(上肢)动则能引起腰动而带动上肢(下肢)随之动。犹如搬动圆轮的一部,其它部分亦随之动。这也就是上下相随。如此,则全身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动作协调完整。

缓慢柔圆,息细匀长,是太极拳处理运动节奏、劲力、呼吸方法的技法。指练习太极拳时,肢体移动速度要缓慢,运用柔韧顺达的劲力,使动作衔接转换圆活连贯,一气呵成。

与此同时,要采用腹式深呼吸法,将呼吸调得细微绵长,匀速出入。“缓慢柔圆,息细匀长”必须协调配合,循序进行,其中一环出差误,就会影响其他动作环节。例如,劲刚会导致形直、速快、呼促,影响柔圆缓匀等技法的运用和体现。

以意主导,形息互引,是太极拳整体运动的基本技法。练习太极拳时,要求以意识为主导,用意识控制呼吸(即息)、控制肢体动作(即形),支配呼吸与动作有序配合。

做到一方面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气到力到,引起肢体运动;一方面又以意识控制肢体按照严格的动作规范运转,让外形的变化引起呼吸的相应配合,并经长期练习,获得意、气、劲、形的统一。达到所谓“以意导体、以体导气”和“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交融的境界。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