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浅谈太极拳拳理的变迁与发展

太极拳已经流传多年,很多原解也变了。但是太极拳的核心始终没变,太极拳的好处是通过很多人的实践证明出来的,太极拳教学中是否还有原解呢?下面我们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太极拳原解

学习太极拳的人都很重视太极拳的原解,只要掌握好原解,才能够快速的进入到太极拳的中。

太极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然其理实根乎太极,而其用不遗乎两拳。

且人之一身,浑身上下都是太极,即浑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拳目 拳也。其枢在一心,心主乎敬,又主乎静;能敬而静,自葆虚灵;天君有宰, 百骸听命。

太极拳的拳理是结合传统的阴阳学说创立起来,太极拳的学习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百会、中极,一体管键。初学用功,先求伏应,来脉转关,一气相生,手眼为 活,不可妄动。其为气也,至大至刚,直养无害,充塞天地,配义与道,端由集义,浑灏流行,自然一气。

轻如杨花,坚如金石,虎威比猛,鹰扬比疾。行同乎水流,止伴乎山立。进为人所不及知,退亦人所莫名速。理精法密,条理缕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中和元气,随意所之,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变化犹龙,人莫能测,运用在心,此是真诀。

通过松身可以使气血畅通,使全身的筋骨肉得到放松,能使我们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内以修身,外以制敌。临时制宜,只因素裕。不即不离, 不沾不脱,接骨斗笋,细心揣摩,真积力久,升堂入室。

学习太极拳理论的五大要点

先说说拳外理

首先,用练太极拳来健身是大多数人的目的,而坚持不懈地练习太极拳,也确实能让人达到这一目的。

其次,我们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体会到“做人”的大道理。“练拳如修德,德高拳更高”,“习武德为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仁、信、义、忠、诚、敬、正”等太极拳的门规戒律,不仅适合练习太极拳,也更适合平时的为人处世。

学习太极拳的人要做到心地善良、虚怀若谷、胸襟宽阔、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等等,久而久之,练习者从内心到外形都可得到锻炼,从而功夫大长。

再说说拳内理

首先说说练拳的意识

首先说说练拳的意识。练太极拳时意识是非常重戛的。“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充分说明太极拳是以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拳。

所以我们在练习时,一举一动都要用意而不用拙力,先意动而后形动,才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动作才能沉着到位。

其次说说练拳的动作

“手领眼随”,说明练习时的眼要跟着手走。“腰脊为第一主宰,一动无有不动”,“上下相随人难侵”,因为腰是左右平衡转动的中轴,脊是上下弯曲的根基,所以为了达到一动全动,必须以腰脊为中心,手脚配合一起动作。

再次说说练拳的姿势

太极拳姿势的要点不外乎是身端步稳、肩平身合等。“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上下一条线”,随时随地调整好自己的姿势,是练好太极拳的要素之一。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就是在练拳时要求头部自然上领,有意识地使气沉于脐下小腹处。“含胸拔背”,简言之即是:胸部要含、要松、要虚;背部要开、要拔。

“沉肩坠肘”,是要求向下向外的松沉。只有做到了松沉,两臂才能松活圆满、运动自然。“塌腰”是说腰劲要下合。

“松腰圆裆,开胯屈膝”,髋关节要松,要有向下的沉劲,如坐凳子般;屈膝是在下蹲时膝盖的垂线不能超过脚尖,大腿的中线和脚的中线不能形成内夹角、外夹角,避免引起膝关节疼。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