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论太极拳爆发力的四大来源基地
习拳者都追求太极拳的爆发力,爆发力是太极拳的特点。人体的主要力量来源是丹田,丹田几乎聚集了人体的全部力量。太极拳教程中对丹田的练习有详细的讲解,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练习太极拳爆发力的四大来源
练拳者都知道,太极拳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是门武术,练习武术就会有强大的爆发力,太极拳爆发力主要有几下几方面来源。
第一步:从基础开始练就丹田力
太极拳不分你我,不分种类,各门各式太极,它们的拳理是相通的,都能产生内功暴发力。练拳时一定要放松,一定要有意念引导。放松就是:头上顶、肩下垂、肘下窄、气下沉、松两胯、脚趾叉开抓地。
有一种全身没分量的轻灵感觉,但脚用力往下踩,后跟要实。这样才有根基,所谓的“有根”莫过于此。但放松不是松懈,手臂要有一种沉重感,沉甸甸的,越沉,说明你越松。
丹田是每个习武之人都很重视的部位,练太极拳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得研究起丹田,练好丹田才能够更深入的学习。
可以这样理解,松懈如不用的鞭绳,正常的松如同甩上力的鞭绳,柔中有弯却有刚性的力度。意念引导是,打拳没人似有人,好像你的前面有人和你实战,你用每招每势去应对对方的招法。
这样练下去,丹田就会逐渐有气感。如果再加上时常地站桩,那么效果会更好。若有名师指点,那就如同虎添翼了!
产生的内力在丹田,要想法把丹田之气运到四肢。丹田(骶骨)是人体的总重心所在,就像一个圆的圆心。人的整体劲力皆由骶骨发出,下一阶段的练习,就要体会内力由中心向梢节传导的感觉。
太极拳结合了古代学说的阴阳哲学思想,太极拳的创立目的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练习太极拳也成了当代人的潮流。
所有运动都以总重心为圆心,做阴阳、左右、前后、上下的圆形旋转运动。这样,我们就找到了修练太极功力的关键所在,再通过进行桩功训练,使周身骨架筋经贯通,也就是有些人所说的打通大小周天。
用丹田之气带动双臂阴阳舞动,“牵动往来气贴背,实战格斗任挥洒。
第二步:脊柱和后腰力的产生
当丹田气产生后,就要开始锻炼脊柱的力量,将丹田之气通过“小周天”将气提上来,再过肩,送到脊柱和后腰,让后背和后腰产生膨胀气,壮实后腰。此劲出自丹田,一旦练出,终身不退。
脊柱力是整体力传递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锻炼脊柱时意念应始终感知脊柱,使脊柱和手臂的内在能量达到协调贯通,让意念与身体相随,形神合一。为以后的功力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步:周身整体力的产生
周身整体力指的是什么呢?周身整体力要体现:“鸡腿”、“龙身”、“熊膀”、“豹头”、“鹰爪”、“雷声”的威猛。“鸡腿”是说通过练习太极拳,松胯而裆走后弧,产生强有力螺旋向下向上的腿功。
“龙身”是指腰部要有游龙舞腰摆尾之内力;“熊膀”意在练就结实的臂膀,就如鞭子把柄,通过正确练习太极拳使背部慢慢变地如同钢板一样坚实,斜方肌与背阔肌向两前侧拉伸,肩胛下沉横开,含胸拔背,背圆胸实,两肋鼓胀,气血充盈,贯注周身。
当周身之气膨胀和收缩时,便使内力有极大的弹性和暴发力;“豹头”要求拳练到头顶蓝天,脖如立柱,结实坚挺,劲力从脚下直贯头顶;“鹰爪”顾名思义,说明通过太极拳练习,气贯手指,手有鹰爪一样力度。
“雷声”指在发力时发出的自然哼哈之声,如雷响,气贯山河。陈式太极拳犹为如此。特别指出的是,练习太极拳必须运用好呼吸,用好了就会下沉放松,产生极强的暴发力。但千万要注意不能憋气,也不能让气填胸,这样会产生气结伤身体的。
第四步:产生肢体稍节力
产生整体力后,要通过整体骨架贯通,筋力连结,气贯周身,将气力送到手臂,产生抖弹力。这种抖弹力是从松胯下沉,地面给我们反作用力,反作用力再从脚底到腿,再由腿到腰,贯通周身,通过丹田,全身发紧,瞬间产生极强的暴发力。
再传递到手臂或腿脚,形成强有力的攻击力。这一步骤的目的就是通过松开肩关节,练出小臂的松沉力,实战时手臂如同一条钢鞭抽出去。全身发紧就是整体混元劲产生的表现,唯有松之极,才能紧之至,并力之大。这种力量打出来,血肉之躯根本无法承受。
“宗气”还是“丹田气”
太极拳须练气,大概无异议。大多论说可以归纳为三:一是说要用口鼻呼吸之气,使之与动作相合(开呼合吸),一是说要用宗气,一是说要用内气(有谓中气,有谓丹田气)。
第一说普遍,用于初学,当无大失。关键是又想动作又想呼吸,很难心静神凝,重要的是这个后天气要返还并与先天气合一才行,掌握不好易生弊端,运用得当,才能使之增加助力。
俞、李两师皆不主张开始习拳便用此气配合动作,他们认为功夫加深自然运用自如。第二说为某名家所主张,有专文《宗气论》。
宗气中医之说,是为上焦之气,心肺主之,积于胸中,其主要作用于双臂,与呼吸和血液循环有关。
在技击中它的作用很不直接,明显不如丹田气和卫气重要,当然从医疗保健和养生角度,宗气、卫气、营气、元气、中气各司其职,都很重要,当然元气为根本。
所以笔者不认为宗气在太极功夫里十分重要。它与口鼻呼吸之气相关联,其气聚于膻中。而太极拳功夫修炼的是大中极(脐中),故气沉丹田,老子所谓:“虚其心、实其腹”是也。
因此,我们认为太极功夫应修炼丹田内气,使先后天合一,丹田气足然后可以“以心行气”,运气敷气于四胺百骸。此气之开合升降吞吐即内劲之种种运甩。所以笔者认同第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