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浅谈练好太极拳先练好这三个圆

习拳爱好者都知道太极拳其实就是圆,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在不同的大大小小的圆里完成的。太极拳的特点就是圆,太极拳教程对动作走圆有详细的描述,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这“三个圆”是什么

什么是圆,圆是中国传统美的象征,在古代,评判事物是否美都是以圆的标注,因此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圆。

一个是手脚运行自身要螺旋式走圆;

二是周身其他部位的运行也要协调地走曲线;

三是造型态势也要棚圆。

综上所述,太极拳的美有三种,练好太极拳的三个美有助于对太极拳拳理拳法的研究。

总之八门五步,进也螺旋(如野马分鬃),退也螺旋(如倒卷肱),慢也螺旋(如白鹤亮翅),快也螺旋(如连珠炮),用螺旋运动把阴阳之劲合二而一;用螺旋之劲,达到阴阳平衡。

螺旋式运动是陈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正如《孙子兵法》所说:“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其运动之妙,就像一堆圆形巨石从高山翻滚而下,其惊人之势,所向披靡,锐不可挡。

阴阳消长,圆活应变。从太极图直观地来谈这个问题。太极图中阴鱼“鱼头”放大的部位,阳鱼恰处于“鱼尾”状,从空间来看,阳鱼在这一方位被“挤”小了.同样的道理,在另一端,阳鱼的“鱼头”放大,而阴鱼在缩小,被“挤”成了“鱼尾”。

太极拳的圆是变化的,不是一层不变的,就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也是一样的,都是在不断的更新演变,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不要把太极拳的招式练死了。

这是《易经》揭示的另一重要的运动现象,即阴阳共处于一个“圆”时,其运动规律是此消彼长,阴进阳退。阳进阴退。易者,变也,这个变化有章可循。认清此理,练拳时就可进退自如,顾盼有序。如果推手,就能“因敌而变”,“能吞能吐”。

你进我化,边引边进,上引下进,左引右进。正如拳论所言:“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杳,而左已去。”双方交手虽沾连粘随,却不丢不顶,从容应对。

观看太极拳方中圆

观看太极拳方中圆

一、太极中的方圆

方圆在古代的哲学中是阳阴的意思。中国古人把宇宙称为太极,从古代的全息律,也即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出发,古人又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太极,太极分为阴阳,阴阳既对立又互根,相互含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圆既为阴阳,所以也是既对立又互根,相互含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太极离不开方圆,方圆相互也无法离开。正如《杨氏老谱·太极正功解》所说:“太极者元也,无论内外左右上下不离此元也;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左右上下不离此方也”。

(从《杨氏老谱》各篇分析,文中方元之“元”其意为“圆”)陈鑫先生《太极拳图画讲义·太极外形方圆论》也指出:“方由圆生,圆由方成,此方圆相通之理。”

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十三篇·劲与物理第七》中详细分析了圆是由无数向心力和离心力这些直线所组成的,指出如没有这些直线,“则不得成圆形矣“。

二、太极拳中的方圆

太极拳充满了方圆的运动和形态,正如《杨氏老谱·太极正功解》所说:“元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元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元为紧凑,方元规矩之至。”指出太极拳所有运动根本的抽象即“规矩之至”就是方圆运动。

《杨氏老谱·太极四隅解》又指出:“四正即四方也,所谓拥捋挤按也;初不知方能始圆,方圆复始之理无已焉。”指出太极拳中方圆互寓互生、相互转化的变化是无休止的。

现代太极拳界的有些人说太极和太极拳只有圆没有直(方),从以上论述可知是既不符合中国古哲学,也不符合太极拳理,是错误的。

从太极拳的动态可以看出来,本身就是圆,所以说没有了圆也就没有太极。

拳经中也有大量方的内容,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尾问中正神贯顶”、“提顶吊裆”、“有上即有下”等,说的就是上下方向的直线。“胸背开劲两捶争”、“有左即有右”说的就是左右方向的直线。

“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发劲如弓发矢,正其四体”、“放即是收”、“有前即有后”等,说的就是前后方向和四面八方方向的直线。

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十三篇·劲与物理第七》中写道:“吾师澄甫,每每告余日:发劲须找到一直线方可发,发时如放箭似的。是言已穷发劲之能事。”

在同书《述口诀第十三》中又写道:“要注意尾闾与夹脊得中,方为不失中定,至要至要。”“尾闾与夹脊中正对直,方为不失中定。

磨转心不转,磨转者即喻腰转;心不转者乃气沉丹田之中定也。按磨转心不转者,此家传口诀也……余得此意后,自觉功夫日见进境。”

从郑曼青先生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诫中,可见方在太极拳中的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直即方在太极拳中的存在,太极拳也就不成其为太极拳了。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