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推手 刚柔是太极拳推手的劲路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太极拳集合了多种功能于一身,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效果,也有健身防身作用,太极拳的特点是刚柔,在太极拳实战中广泛运用,下面随着太极推手了解一下吧!

刚柔是太极拳推手的劲路

太极拳推手是每个习武之人必经的过程,通过学习太极拳推手能提高技击功能,同时还能提高太极境界。

杨澄甫先生说:“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所谓“以柔为主”,就是经常使肌筋骨节处于极度放松的状态;所谓“柔中寓刚”,就是使骨骼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就像棉花里藏着一枚钢针。

加上推手的走化技巧,这样在不发劲时外感就柔韧如棉;在发劲时,由于发劲前的极度放松和发劲时短暂的极度收缩,其一瞬间的张弛差就相对地大于一般拳术,爆发力自然也相对增大。

丹田是练习太极拳的重要部位,在太极拳推手中,要运用丹田的力量,发挥出很强的爆发力。

然而放松训练、加大张弛差以及爆发力的训练,都不是一蹴即就的。而且周身的张弛虚实全在用意,不在用力,即《太极拳说十要》所说的“用意不用力”。这样经过长期的意识锻炼,才能形成条件反射。

若是一味用力,则张弛的速度就相对地变换较慢,且会出现迟滞的现象。

所以《拳法·精气篇》说:“意莫在气,在气必遏;亦不在力,在力则涩。”这就是说,既不可尚气,也不可尚力。因此,“用意不用力”之说,不只是指“不用拙力”而言。

练太极拳推手要做到以柔克刚,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根据对方的力量,将对方的力量化解成自己的力量,顺势借力。

清·杨福魁(1799—1872)从河南温县陈长兴(1771—1853)学会了老架太极拳,返回河北永年县原籍传习时,乡里的人就因太极拳能避制蛮力,称它为“沾绵拳”“软拳”或“化拳”。

由此说明,以柔克刚是太极拳技击的传统特点,所以今人也往往把太极拳称为“柔性拳术”。

太极拳刚柔的特征

太极拳刚柔的特征

一、松柔是太极拳的显著特色

松柔是轻灵、飘逸、柔顺、圆融、通透运动形态的集中反映。松柔程度决定太极功夫的深浅。

因此,练拳首要是在松柔上下工夫,从精神到形体全部练松人柔,有些人不循拳理,忽视要领,练了很长时间仍松柔不好,身体僵硬,动作拘谨不连贯,像演木偶戏。

犯的通病大多是肩肘过紧,肩甲缝没有打开,腋下虚空,肘无下垂,耸肩抬肘紧胯夹裆,气上浮不下沉,或下沉不上扬,没有随心意一开俱开、一合俱合、活人活出、鼓荡自如。

也有的对松柔理解片面、有误区,过于松疲、松垮、松懈,俨然像个软骨病人,没有神意风范气质,少气无力。柔,一脉相承,融通。

二、鼓柔卸刚、以柔克刚是太极拳的核心要素

以柔克刚是太极的上乘功

以柔克刚是太极的上乘功。滴水可以穿石,水可溃堤,高压水枪能够采矿。要明了“万物之刚易折断”,“火旺的炉子先灭”的道理。玻璃怕碰易碎,铁条怕折易断。

寿星很少有刚猛过盛的武夫蛮将。当今人们习拳练武的宗旨,除少数人为技击比赛外,大多都是为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因此我们行拳走架,必须放松身心,轻柔行气,化僵去拙,有心存柔练习,便会在无意中产生刚劲。

柔非散软,柔中有厚重;刚非僵硬,刚中有柔韧。要行柔存活,养精蓄气,多涵养,多引化,少攻击特征少发放,以达到气血畅通,强筋壮骨,精神愉悦,延年益寿的目的。

即使是技击推手,也不提倡用蛮劲拙力,要学习水的柔韧性、渗透性、灵活性、应变性、隐蔽性、适应性等品格。

不丢不顶,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实施意动形随、内引外发、气催劲发、柔化刚发,以柔抑刚的劲法战术。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