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练习 太极拳的“松”和“掤”

太极拳的练习方法有很多种,对于不同的招式要采用正确的练习方法,才能更好的掌握其技巧,这样练习太极拳才会更加轻松。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太极拳练习来看看吧!

如何练好太极拳的“松”和“掤”

先说一说“松”

“松”,是练习太极拳的人群经常听到的,在练习的过程中,如果感觉到了僵硬滞碍,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用松去解决。

头颈要松,精神要松,呼吸要松,松才能够让内心平静、心气平稳;躯干要松,包括腰胯胸背,乃至胸椎、腰椎、尾椎。

头颈要松,精神要松,呼吸要松,松才能够让内心平静、心气平稳

四肢要松,关节要松,上肢要松到手指——舒指,下肢要松膝、松踝,脚掌也要松,五趾敷地,等等。这里还只是从具体的部位概括来说,详细的说起来就太多太多了。

“松”,说起来挺容易,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必须要通过日积月累不断地练习才能到达“松”的效果。

尤其要让身体的各个部位,乃至于整个身体时刻都达到松的状态,着实的不容易。太极拳也恰恰是帮助人体一点一点地达到相应的要求。

前面是有形身体的松,另外还有内在的松,主要指的是内气的松空积聚。内气不是指呼吸之气,指的是体内的气,也有称其为“炁”“真气”、“先天之气”、“浩然之气”等等,这里不作深入探讨。

太极拳经典名句里有“腹松,气敛入骨”,即是指这个内容。腹松,主要指丹田部位要松,为内气的积聚提供场所,因此要让身体放松,僵硬的身体会阻碍内气的运行,更谈不上帮助积聚了。

身体的静和内心思想的放松入静,也有助于内气的活动,其结果便是——“百川归海”。这个内容,算是对松的延伸讲解。内家拳修炼讲究“静为躁君”也是这个道理。

然后讲一讲“掤”

如果只是讲究“松”,有可能走入松懈的弊端,所谓过犹不及。增加一个“掤”字,就避免了这一结果。

“掤”主要在于身体外部表面。首先是肢体的末端,手指、手掌,脚趾、脚掌等部位,进而是手臂、腿,甚至躯干部位,头部的“虚领顶劲”要求,也可以归纳为掤的范畴。

掤,是一个向四面八方都存在的涨力。并不是要求我们时时刻刻的张牙舞爪的外放,而是在松的基础上保持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在太极拳里有另外一个叫法——听劲。

“掤”的另外一个要求,是对周身关节的要求,要打开、掤开。让关节间掤出间隙来,虽然很小,但对于感知变化,应对变化,非常有作用。

当然,这也需要内气的配合,才可以事半而功倍。否则,非但不容易做到,而且有可能会造成内气不固、外邪入侵,导致关节处肿痛酸胀,影响太极拳的进一步修炼。因此,太极拳的练习需要循序渐进,不可好高骛远。

练习太极拳的要求

1、身

立身中正安舒,处处不能散乱失中,要表现大方、舒展、稳健、和顺的形态。在前进、后退、左转、右转,不论动作如何变换,躯干和四肢要做到上下协调一致,保持螺旋式升降和一气贯通,要做到中正、轻灵圆活、沉着稳重,手、脚、身三者连成一体,是太极拳整体动作特点之一。

同时还要一身备“六弓” 的身形,即双手肘关节为二弓,双脚膝关节为二弓,颈项为一弓,腰为一弓。以腰弓为主,肘、膝、颈项弓为辅;以腰为轴,两膊相依,中间自然,两腿即能支撑八面,又能稳固坚实。动作变换,就能机动灵活。

身法的练习,在太极拳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我们在技击和推手中处于有利地位。

2、脚

太极拳对脚步要求是很高的,脚步起落、进、退、侧行、斜行等变换要练得虚实分清,大小均匀,不得大意。同时迈步要轻灵,落脚要稳健,转动时不可左右摇摆。步法变换要渐变不要突变。凡迈步时须先将腰胯松沉旋转,并将意气沉入下丹田,直至脚底,小腹要鼓紧,坐稳一脚,再将另一脚缓缓地以弧形迈出。

不论前进后退,膝关节要保持微屈。落脚方位、足尖外开或内扣、旋转角度均要求淮确。对马步、弓步、歇步、虚步、仆步主要五种步法,必须分清主次、先后、虚实。如能做到迈步如猫行,站立似仙鹤,前进似游龙,后退似猿猴,就能达到四平八稳。

3、手

练习太极拳的手臂,要沉肩垂肘,要松柔圆活,忌僵忌滞,动作横竖、顺逆、升降、开合,均要作大小不同的弧形或环形,各关节、经络、肌肉纤维要舒松和顺。

手的动作配合肘部千变万化,大家需要加以学习。

动时,以手领肘,以肘领肩;定时,以肩催肘,以肘催手,运行的手臂微有膨胀感,始终要贯串手臂运动时,膊随肩转,肘随腕转,腕随掌转。上下一条线,全凭腰臂转。开劲如猫捕鼠,合劲似猿攀岩。

总之,全身上下内外,开合收发的动作姿势,均能将龙、虎、熊、猿、鹤的五种动物形像反映太极拳上来,取得保健养身的作用,这感觉是很有趣的。正因为如此,太极拳才能长期广泛流传,长盛不衰。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