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 练好吴式太极拳的五大要诀

太极功夫博大精深。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不仅中国人喜欢练太极拳,很多外国人也爱练太极拳。吴式太极拳作为太极拳的一支,受到很多的喜爱。今天,小编就和很多太极爱好者们一起探讨练好吴式太极拳的五大要诀,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学时完全可以不管呼吸,一心一意去学好拳架

因为吴式太极拳的动作和招式都十分的缓慢,所以自然地在打吴式太极拳的时候,呼吸也会变得深长。

拳架练到一定时期后可以考虑专门用一段时间练呼吸。

如果想要练好吴式太极拳,可以先练静止时候的呼吸,然后在用重呼气法进行呼吸训练。

要注意动作与呼吸的配合不能过于机械,因为吴式太极拳不是呼吸体操,有些式子能够结合的就结合,不易配合的不要勉强配合。

关于拳味拳意

拳意是指吴式太极拳的特殊风格,以松、稳、慢、匀较能代表吴式太极拳的风格。松中包括轻、柔。稳中包含有分清虚实,不慌忙,不乱动。

慢有利于默识揣摩、神宜内敛,有利于细致地运用想象力。匀了才有静态,全身上下内外配合均匀了才能达到完整劲。

如果想要在练吴式太极拳的时候,练出吴式太极拳的意境,就必须要虚实分清、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呼吸舒畅。

放松吴式太极拳对肢体有松柔和松开两种要求

松柔是肢体,尤其是关节的柔软和高度灵活。松开是指各关节在自然舒适中适当放长,我们追求的是松柔与松开的巧妙结合。放松贯穿吴式太极拳的各个阶段。

松柔是吴式太极拳的灵魂,练拳是不断努力追求更高度的松柔。吴式太极拳要求的放松是在尽可能少用力的情况下,通过思想意识的作用来逐渐达到大限度的松柔,是从轻走向松的。

1.练拳开始时,先将全身放松,尤其是两臂要松得如强子拴在肩上一样,不可稍有拘束之力,俟身心静下来而后开始动作。松肩就是想象肩关节松开。

2.脚上的松柔与会不会开裆沉气关系极大。倘练拳时,步子大一些,要做到以沉劲为主,每式有起有沉,则两脚自会达到相当的松柔。两脚要练成像弹力极强的两个弹簧,能够进退随意,灵活多变。

3.松腰要领是腹部脐窝处微微内收(向后收,不是向下压,也不是向上提)随之命门虚虚后撑(拉),主要是意念的收和拉,这一动作习惯上称为"拉腰",实为松腰的窍要。

4.胯比较难松,可做松腰活胯练习。十趾抓地,脚跟站稳,腰部以上自然中正,腰胯完全放松,以两髋关节为轴,在腰的带动下左右前后往复地划8字型平圈,继而膝关节踝关节依样划圈。也可做转髋绕膝练习。

松净了则全身都有沉重的感觉(是自然的重,不是用力),自身微微转动与空气接触犹如水中动作

架子盘久,身愈松柔,就愈是感到身手沉重,也愈感到空气阻力增大,也就愈是增加了听力。

内劲主要在练架子里求得,走架中沉肩坠肘,以期肩肘对臂重的体验;气沉丹田,松腰坐身以期对上身重力体验的获得;迈步如猫行,务使两腿在虚实转换中,切实感受到全身重力之压。

各部有负载肢体重力体验之日,就是吴式太极拳内劲上身之时。练内劲一般先从手上开始,让手体验自重,以后把这个体验慢慢地扩展到身体其他部位。

内气是一种细微的本体感觉。心静,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的缓慢练拳,日久,两手会有胀热的感觉,从偶尔出现到练拳时经常出现。

进一步练习将劲沉至脚底

具体练法:凡胯的前进、后退、左右放置都必须用脚底趴地劲以及脚底紧帖地面左右拧的反作用力来带动,这样由脚底的力带动两胯,由两胯带动全身的动作,练习愈久,全身则愈来愈放松而轻灵,所有的力,均由脚底作用于地面的反作用而出。

到此地步,就是已能将劲沉至脚底。拳论讲"劲起于脚","主宰于腰",就是此意。腰除指命门穴外,就是指两胯。

1/1页
太极拳视频吴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