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吴式太极拳

太极拳 学习吴氏太极拳的要领及精髓

练习吴氏太极拳的特点是静、轻、慢、切、恒。吴氏太极拳在太极拳历史中也有很长的一段,在太极拳教程中,吴氏太极拳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练好吴氏太极拳也需要一定的练习,下面我们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

练习太极拳的无字诀

练习太极拳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思想上都要做到静、轻、慢、切、恒五个方面,下面详细讲述一下。

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有杂念。但是人的思维是复杂的,要使中枢神经系统高度集中,处于单一的兴奋状态,实在不易。那么,怎样才能使思想集中呢?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动作尽量做得正确。

换句话说,就是动中求静,适样比较容易见效。久而久之,即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境界。

太极拳中所讲的轻可不能用力来衡量。所指的轻是相对于重而存在的,其是为了避免双重性。

轻也可作“柔”的解释,“极柔软然后极坚刚”适就是说明轻的灵活性,轻也不是松懈,松懈和暴发力均为太极拳大忌。轻是有力不用,所以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为太极劲。太极拳的动作,手、眼、身法、步法,都介于有力无力之间,呈现将展未展之势,虚实宜分清楚,才能构成“太极劲”,懂得这个劲,则是练太极拳高级阶段,只有在长期锻炼中,默识揣摩,才能从心所欲。

练太极拳要慢,但不是停顿。慢是相对快而言,慢的原则是要求“贯串”,不能有断绩。太极经中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所以练太极拳时、要求动作前后要街接,所谓“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使全套动作连绵不断,节节贯串,动作之间不能有意拖延。一般来说,一套拳大约应控制在25-;50分钟之间为适宜。锻炼有素的人,每次打完整套拳的时间,基本相同,这就是功夫深的具体表现。

切在太极拳中的解释是认真的意思,练习太极拳要切切实实的苦练功夫,不能草率,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精细。

切的另一个意义是研究,练拳时不研究,练后要回忆,哪个拳式练错了,今后再练时要更正。这就是切、磋、琢、磨的工夫,如此下工夫则进步快矣。

就是“定时”、“定量”,首先是持之以恒,无论是严寒或酷暑都不能间断;其次是定量,根据各人体质和时间,制订相应的时间和运动量。时间舆运动和量均需逐步加强,才能逐渐提高水平。

吴式太极拳的练习要领

1、必须注意阴阳消长与动静变化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虚实的变化。动静互变而无迟滞之弊”。

2、始终要保持中正、安舒的原则,所谓“立如平准,动如车轮”。尤其是要注意不要犯“双重”的弊病。关键必须时刻注意“顶头悬”。

3、必须注意气的运行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十三势行功心解》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又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所以在练拳时,呼吸必须均匀,深长,频率要一致。从我个人的经验和体验来评价太极拳,应是好的“有氧运动。”

关于“用”的方面,作为技,太极拳有其独到之处。就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具体地说,就是“十三势”的应用。

如何理解“四两拨千斤”?实际上就是“杠杆定律”。太极拳之应敌,不接触对方之重点,而移动其支点,使其失去重心。举例来说,在推手中,为重要的就是“劲”。劲的应用即是在力与力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换句术语来说,也就是“听劲”。

“劲”的应用方法,也就是《打手歌》中讲的“粘连黏随不丢顶”。我不认为刚劲是太极拳主劲,刚劲是一个个性的表现。无欲则刚,柔才是太极的主导。

1/1页
太极拳视频太极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