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吴式太极拳

太极拳 做此动作让你精神焕发满面红光

近几年练习太极拳爱好者成直线上升趋势,其中也有很多是吴氏爱好者。吴氏太极拳的特点很多,今天小编就略讲一下吴氏太极拳的练习对身体有何要求,太极拳教程中如何运用,下面跟着太极拳一起学习一下吧!

练太极拳生理上身体上的要求

练习太极拳对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一定的要求,将其协调为一个整体,生理上的要求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虚领顶劲

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练太极拳时要求头部正直,下颌稍向内收,但不能用力收,否则僵硬,颈部要灵活,但不能晃动。这三项要领构成“虚领顶劲”。无论身如何转动,这个姿势不能变动。

(二)涵胸拔背

涵是向内收敛之意。练习太极拳时尤忌挺胸,挺胸易于导致躯干僵直,影响气的上升,压胸易使闭气,此二者皆不合太极拳的练气方法。涵胸是胸微微沉下,肺则向下开张,肺活量自然加大,气则沉丹田矣。

拔是向上提起的意思,拔背是用头将背稍微提起一点,因此,涵胸和挺背是相互联系着的。

(三)沉肩坠肘

沉肩垂肘与涵胸拔背都是互相关联的。肩不沉,则胸廓以上皆受束缚。坠肘也是重要的,肘不坠肘则动作迟滞,力不能长,两胁失去保护。

(四)松腰垂臀

练太极拳腰部是重要的,故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松腰就是要求腰部要轻松,使身体动作运转轻灵。因为太极拳的运动变化皆系于腰。腰松关系着身体的下部着力,不致有头重脚轻之弊。垂臀就是臀部不能突出,突臀会造成松腰的障碍。

(五)裹裆含腚

裹是包起之意,裹裆是大腿肌肉由外面向襄面包裹,臀部不翘,肛门自然向上提,称为含腚。

(六)尾闾中正

尾闾是顶头悬的动作,脊柱的是否能够正直,就看顶头是否做好,将顶头做好,会使全身达到兴奋的状态。

(七)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就是使横膈膜下沉,成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方法能促使呼吸饱满,精神振奋,有利于动作顺遂。

吴式太极拳

静: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能有杂念

但是人的思维是复杂的,要使中枢神经系统高度集中,处于单一的兴奋状态,实在不易。那么,怎样才能使思想集中呢?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动作尽量做得正确。换句话说,就是动中求静,适样比较容易见效。久而久之,即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的境界。

轻:太极拳中的“轻”,不能因单纯不用力来解释

轻是相对于重而言的。太极经中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轻就是不能用“暴发力”,其次是避免双重。轻也可作“柔”的解释,“极柔软然后极坚刚”适就是说明轻的灵活性,轻也不是松懈,松懈和暴发力均为太极拳大忌。轻是有力不用,所以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为太极劲。太极拳的动作,手、眼、身法、步法,都介于有力无力之间,呈现将展未展之势,虚实宜分清楚,才能构成“太极劲”,懂得这个劲,则是练太极拳高级阶段,只有在长期锻炼中,默识揣摩,才能从心所欲。

慢:练太极拳要慢,但不是停顿

慢是相对快而言,慢的原则是要求“贯串”,不能有断绩。太极经中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所以练太极拳时、要求动作前后要街接,所谓“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使全套动作连绵不断,节节贯串,动作之间不能有意拖延。一般来说,一套拳大约应控制在25-;50分钟之间为适宜。锻炼有素的人,每次打完整套拳的时间,基本相同,这就是功夫深的具体表现。

切:即是认真的意思

练太极拳需要切切实实地下功夫,不可草率行车,无论哪个招式,都要做到准确。虚实要分清楚,动作避免欠缺,立身须中正安舒,“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切的另一个意义是研究,练拳时不研究,练后要回忆,哪个拳式练错了,今后再练时要更正。这就是切、磋、琢、磨的工夫,如此下工夫则进步快矣。

恒:就是“定时”、“定量”,首先是持之以恒

无论是严寒或酷暑都不能间断;其次是定量,根据各人体质和时间,制订相应的时间和运动量。时间舆运动和量均需逐步加强,才能逐渐提高水平。

总之,静、轻、慢、切、恒五个方面的要求,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在练太极拳时,只能并存, 不能偏废。

1/1页
太极拳视频太极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