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42式太极拳

陈思坦42式太极拳 陈思坦42式太极拳步法要求

6、开与合

陈鑫先生说“一开一合,是尽拳术之妙”;可见前人对开与合的重视,作为技法的主题。开、合较易理解为肢体动作,特别是上肢动作的开展或收合。

当然作为运动来说这样理解是不错的,但陈思坦42式太极拳是“以意导体”的特殊运动形式,所有运动过程都“先在心,后在身”,开、合也是先有内里意念,然后反映为外表动作形式上的开合。

开合的交替贯穿整套拳的练习过程。一开一合与一动一静,一虚一实是同一动作内容,只是动静从动态而言,虚实从劲力而言,而开合则从动作的本质而言,开或合是动作的质,虚或实是着力的量,动或静是存在的相。

在外表上说,开就是伸张、舒展;合就是缩窄、合拢。而内劲的表现,开就是放松,或从原先紧张到放松的过程;合就是集中、聚敛,或从原先放松到集中而至放劲的表现。

凡是架式的完成势,劲力集中、收合或发放出去都是“合”。凡是从前一式完成后开始造下一个式子的过程就是“开”。

如掤、捋、挤、按、采、例、肘、靠八势的完成式都称之为“合”,其过程都称之为开。

如起势开始,两手平提为开,曲膝坐间接掌为合;重心转换,手法形成抱球过程为开,弓步棚臂则称为合——棚臂的劲力与另一掌下按于体侧的劲力相连系,与腰腿劲相关注,整体劲方紧紧合住。

“棚”之后紧接下来的“接榫”动作——棚臂的一手旋臂转腕,原先下按的手同时上提至体前,靠近另一手前臂内侧肘下方,此时为开;紧接着是“捋”的主体动作,重心后移,旋腰坐腿,两手向后向下捋,则为合。

捋之后两手再往侧往后斜上方划弧是为开;两腕相贴近,重心前移,成弓步,向前挤迫时为“合”;重心再后移,两臂垂肘将两手引回肩前时为“开”,重心再度前移,合裆蹋腰成弓步,双掌前按时为”合”,不能理解为“外棚为开”,“内捋为合”。

“合者合其全体之神,不但合其四肢”,仔细分析一些动作,就不难发现规律性的东西——由虚而实都是合,都是内吸气而转为呼气的过程。

如此,则“开时内外俱开,合时内外俱合”与“开吸合呼”的拳式呼吸规律则顺理成章,不致把内或外的开、合割裂开来讨论,乃至引起对呼吸问题的“开吸合呼”还是“合吸开呼”的争论了。

7、虚与实

“开合、虚实即为拳经”,可见虚实对拳理、拳法的高度概括程度。对虚实的理解,不能只理解为两足或两手的轻重问题,《拳经》说,“一处有一处之虚实,处处总带一虚实”。

陈思坦42式太极拳运动的虚实问题是无处不在的,比较重要又比较易理解的是步型、步法上的虚实问题。解决了下盘进退的虚实问题,就是打下初步的基础了,往后练下去就会有较大的进步。

8、曲与伸

拳经说:“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肢体曲、伸的转换构成了动作。要注意的是无论前进、后退,腿的曲膝程度要保持一致,动作起来不会如波澜的起伏,整体才有平稳的可能。

一腿前弓,膝不应超过脚尖;另一腿也不可用力僵挺,自然微微伸直即可。这是虚实分清,也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表现。上肢的动作应尽可能舒展,但不可伸直;关键在于肘关节任何时候都应保持放松,不用拙力,保持“将展未展”的开展中有含蓄的略带弧形状态。

并须注意两臂的对称、均衡关系。如单鞭、蹬脚、分脚、独立托掌等架式时,两臂张展就要平衡,高低在同一水平高度、臂弯的弧度亦应相同。这对拳势的造型美与重心的平稳都非常重要,对走架说来是一种技巧,“开合原无定,屈伸势相连”。而“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对推手应敌说来又是舍己随人的柔化功夫。

8/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