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行走在传统与现实之间的中国功夫

太极拳行走在传统与现实之间的中国功夫

日本名古屋太极拳爱好会访穗,与广州太极拳爱好者进行表演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象征之一的太极拳,越来越国际化,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精神桃花源”,海内外不约而同掀起的太极拳热潮可谓是此起彼伏。

由于太极拳不仅蕴藏了中国文化、武术、伦理、哲学等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而且可以给身心压力俱增的现代人带来思想、精神、养生、健康等方面的巨大帮助。

因此近年来被誉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太极拳已经被升华至文化和精神的崇高境界。

有人惊呼“太极拳已死”

出于公平竞赛的需要,专业的太极拳套路竞赛必须以量化标准减少人为的因素,结果是在竞赛套路中加入容易客观评分的高难度动作。

而这些高难度动作往往又是与太极拳的特点相违背的,从而破坏了太极拳的流畅性与完整性,这无疑危害了“太极拳韵味”。除非太极拳套路不作为专业竞赛项目,否则很难找到解决方法。

但我们也要看到,除了个别不合理的高难度动作外,新编套路特别是42式从艺术上大大提升了太极拳,虽然受到不少人的批评,指责其是“大杂烩,四不像”,但42式更符合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也更有艺术美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由于太极拳的套路专业运动员更多的是从艺术美感上去表达太极拳,而练习太极拳的大众则主要是将其作为一种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的健身运动,结果使太极拳成为“太极健身操”,因此,个别坚持传统太极拳训练的人发出“太极拳已死”的感慨。

应该说,这是一种偏激的观点。当代社会的发展,已决定任何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多向度,而各取所需则是其特点之一。

下面两个互相之间有内在联系的故事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行走在传统与现实之间

广州晓武太极拳健身中心的老板兼教练张晓武是陈式太极拳高手,他是广州甚至国内坚持将传统太极拳全面传授的人。

据他说,即使是在陈家沟,现在几乎所有传授太极拳的拳馆是连站桩都不练了,直接就教套路,一路教完就教二路,然后是器械,但也不练功,广东更是如此。

但在张晓武这里,他还保留着传统太极拳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如传统的功力专项训练“抖大杆”。据张晓武说,他现在3.3米长的杆可以抖1000下。长的杆是4.2米,张晓武说他前年多时还可以抖76下。

前年年底,俄罗斯极真空手道教练与选手来广州参加“中国功夫对极真空手道争霸赛”时曾与张晓武交流,俄罗斯极真空手道教练拿起4.2米的长杆,多只能抖几下。

因此,有不少年轻人慕名而来,要求学习太极真功夫。

广州太极拳协会近成立(以前一直是太极拳研究会,现在升格为协会),表明广州对太极拳的重视。

据侯维道会长介绍,在广州乃至全国甚至全世界,绝大多数学习太极拳的人是中老年人,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只是学习太极拳套路,主要目的是健身。

广州太极拳协会有众多会员,他们经常聚在一起交流,但也以套路为主,几乎没有学习太极散手的人。

全面教授传统太极

在太极拳练习者中,鲜有见到年轻人的身影,原因在于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有误区,不少人认为太极拳是老人练的即老人拳,而在张晓武那里,却是以年轻人为主,这是比较特别的,原因是他是全面教授太极拳而不仅仅是套路。

张晓武介绍说,在他那里练的大部分是25岁~35岁,50岁以上的只占两成。小孩共有10个,5岁~11岁的都有,但小孩练的是太极刀和陈式太极拳二路(动作刚猛快速的套路),而没有练常见、也能表现太极拳特征的慢套路。

张晓武解释说,这是因为小孩天性好动,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练慢的套路,他们很快就会失去耐性。第一阶段先练站桩和调气,称为内养功,练抖大杆、“雀地龙”(太极拳中练习腿功的一种形式),时间为3个月。

第2阶段先练动作缓慢柔和的陈式太极拳一路,目的是练习协调性,为期4个月,然后练习陈式太极拳二路,主要是借此练习爆发力和闪展腾挪等。

第3阶段是太极推手训练,学员要在经过前面两个阶段共两年的训练后才能练推手,学习时间为半年至8个月。

第4阶段是太极散手。先从打橡皮人和沙袋入手,这是一种长期的训练,贯穿始终。

在这期间练习躲闪,具体方法是师傅用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棍,在棍头上包上毛巾,向学员劈、刺、扫,让学员练习应急躲闪。之后躲闪训练升级,师傅用没有开刃的真刀进行训练。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