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谈武式和孙式太极拳的历史

前面已经为大家讲述了陈、杨、吴三家太极拳的历史及特点,相信大家已经有所学习。下面小编再做补充,为大家讲述一下武式太极拳和孙式太极拳的相关历史,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大家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

这两架太极拳,都是目前的主要流派,在太极拳中也有着自己的地位和特点。

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得其大概,后又学新架太极拳,并在舞阳县得《太极拳谱》,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

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武式太极拳于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又传入南京、上海。1963年曾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

后来,此书被大多数人所推从和学习,名动一时。

武式太极拳葛顺成传人的说法如下:武禹襄家族在永年是望族,其家是翰墨家庭,但武禹襄本人嗜武如命,终身不仕。

陈家沟陈氏族人在永年县的生意,租用的是武禹襄家的房产。

武禹襄见陈氏族人练习一种高明的拳术,非常喜爱,但因自己身份、地位问题无法去拜师学艺,于是委托同乡好友杨露禅(已有相当高的武功基础)赴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学艺,回来后交给自己,自己则出自供养杨露禅全家。

可见当时这份师徒情分之深,也体现了太极拳宽阔的胸怀。

杨露禅先后三赴陈家沟学艺,每次回来都对武禹襄倾囊以授。终武禹襄还不满足于杨露禅所学,亲赴陈家沟请教。

陈长兴当时已年迈,介绍他去陈青萍处学拳。后果有大成。

武禹襄的主要传人早期有杨班侯(杨露禅之子,跟武禹襄本是学文,后武艺大成,远超其文化水平),还有自己的两个外甥,人称李大先生、李二先生。

李大先生、李二先生传郝为真、葛顺成等人。

郝为真武艺高,他的拳佳经其后人修改后被国家定为武式太极拳标准拳架。葛顺成等人传下的全家仍保留了原始风格。

李圣端、陈兰亭、郝中天、郑月南、王老延、陈固安、吴文翰等都是武式太极拳高手。

孙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完县人孙禄堂,酷爱武术,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掌,勤学苦练,功夫深厚。

民国初年始学太极拳,参合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遂创孙式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学》。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

1957年曾出版《孙式太极拳》一书。

1/1页
太极拳历史来源武式太极拳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