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的三个学习阶段

太极拳练习,需讲究循序渐进,也不能半途而废,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专研精神。对于初学者而言,需要掌握好方法,不能盲目练习。今天我们就再来谈谈初练者练习太极拳具体应从哪些地方开始。

学习太极拳要讲究过程性的学习,没有什么速成的办法,也没有什么所谓的武学奇才,须知勤奋才是可靠的。

学练拳架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学规矩,定架子

学练传统太极拳一定要按规矩行拳。初学者开始习练太极拳时,手、眼、身、步和方向角度必须按照拳法拳理要求,循规蹈矩而不得有随意性。要按明师的口传心授,规矩练拳,用心体悟。这里举个例子。我们邻家小子8岁,练了三年书法在全国获奖成了小书法家。我写了30多年的字了,自己看着都不好看。小孩子三年按规矩可以成书法家,我写了30多年到现在还是一笔爬爬字。这

至于杨式太极拳架的规矩,首先是杨公澄甫《太极拳术十要》,再有就是杨家的经典拳谱《三十二目》。至于具体的身法、步法、手法等还需跟随传统太极拳明师不断学习。只要虚心求教,他们都会在教拳过程中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反复强调行拳规矩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从一定意义上,也表现了太极拳练习所蕴含的道理。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意识、关节肌肉一定要放松。初学者容易出的问题就是僵紧,结果是越打越累,不仅达不到健身锻炼的目的,反而容易伤身。所以学习拳架的同时也是去僵紧求松柔的初步过程。

二是沉肩坠肘,松腰开胯。刚练拳架常出现的通病就是耸肩翻肘,这样身体自然会紧,所以要在行拳过程中时时反省,检视肩肘是否松沉。而松开腰胯是太极拳中难解决也是根本的核心之一。腰胯是身体的主宰,只有腰胯松了,才能做到全身的松柔。

三是自然裆距。这是杨式太极拳独特的地方。无论是弓步、横步,进步、退步,两脚横向都要有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正肩正胯,才能中正松沉。

掌握以上几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加以时日,必定可以初见成效。

二、循理法。融架子

就是在第一阶段按规守矩能够基本流畅把拳架打下来的基础上,把拳理拳法融进你的拳架里。

那么杨式太极拳到底有哪些拳理拳法要落实呢?我认为初学不要贪多,更不能盲从。一定要把握那些经典的经过实践和历史考验的东西。一是张公三丰的《太极拳论》。二是王公宗岳的《太极拳论》和《十三势行功心解》,这三篇是太极拳的总纲总论,重中之重。三是杨公班侯的《班侯九诀》。其中第一诀《全体大用诀》,对拳架一招一势的用意都做了概括总结,非常好。四是杨式太极拳老谱《三十二目》。五是杨公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对每一招的说明要在行拳架时仔细体会揣摩。六是杨公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这些太极拳的经典论述如果真能落实到拳架里一、二成,即可登堂人室,终身受益。

总之这个阶段行拳架不能再象第一阶段那样如木偶般呆板,跟机器人般僵直,更不能全身如一盘散沙,局部妄动。而应该是以意领形,意灵形松,内静外柔,周身鼓荡,一劲贯通。既要有圆活轻灵的松柔劲,又要有内外相合的整劲。

三、学推手,熟架子

这是习练拳架的较高阶段。在第一阶段按死规矩学练,至第二阶段把拳理拳法融进拳架,行拳以意相领,走拳松柔弹活,举手投足契合八法五门,僵紧渐去,松活已生的基础上,再通过学练推手,进一步感悟在双方对练过程中如何知进退,懂虚实,用意不用力;如何把拳架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推手中等等。太极推手是在有一定架子基础之上的进一步训练:是对架子套路的灵活运用。

太极推手也应遵循虚领顶劲、沉肩坠肘、涵胸拔背、尾闾中正、松腰松胯、上下相随、虚实分清、意守丹田、内外相合、用意不用力等一些要求。太极推手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可以验证架子套路的正误,有利于校拳改拳,同时在推手中又能深切体会到架子功不扎实带来的各种弊病,加深对架子功底重要性的认识,进而促进打好架子的自觉性。另一方面,通过推手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拳架的理解,通过不断的打拳架——推手、推手——打拳架的反复训练,不仅推手水平不断提高,拳架也将更熟练、更具内在风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手练习后,回头再来认真揣摩拳架,你就会发现行拳又上了一个水平。这时不仅每式招数更加熟练了,拳理拳法也逐步形成习惯了,内功也渐渐上身了。进而达到“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1/1页
太极拳基本功杨式太极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