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85式 杨氏太极拳85式身法感悟
人们只要仔细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杨氏太极拳85式的动作连贯性很强,上一个 动作结束的同时,又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使人难以发现动作之间的起止界限。
如“左搂膝拗步”接“手挥琵琶”一势,当搂左膝推右掌时,随着右掌小指领劲侧掌前送的同时,随身体前去的惯性,右脚跟自然抬起,向前跟进半步,就进入了手挥琵琶的开始。
拿每个动作的起承转合来说,“左搂膝拗步”的“合”,同时又是“手挥琵琶”一势之“起”,动作非常连贯自然。
七、腰身使动四肢
张三丰所传太极拳《十三势歌》云:“命意源头在腰隙”。各式太极拳都强调“腰为主宰”,“腰为轴”,“太极腰八卦掌”等,都说明太极拳强调用腰,杨氏太极拳85式更是如此,对腰的要求特别高,特别严。
杨氏太极拳85式检验身法是否正确,有没有“太极之态”,主要还是看腰上有没有东西。
杨氏先辈们曾总结出“腰一动周身皆动,腰一静周身皆静”,“腰不动,手不发”,“欲要身动,先要腰动”等宝贵经验。
杨氏太极拳85式亲族传人杨振基老师强调杨氏太极拳85式必须以练腰为主,一切动作都要靠腰带动,腰拉、腰转、腰脚手,他对每一个动作的讲解都把对腰部动作要求介绍得非常详细,非常到位。
赵斌先生在教我学习杨式传统套路时,多次告诫我练拳时要“身使四肢”,而不能“四肢使身”。
所谓“身使四肢”的“身”指腰身,“使”指引动带动的意思。就是在练拳时通过松肩松腰引导,带动四肢运动。
它要求行拳走架时,上肢的气要沉到腰上,下肢的气要提到腰上,真正把腰变为周身运动的“发火点”。
对于四肢来说,不妄动,不主动的动,而是在腰身的支配下,由身体的转动去牵动手臂转动,当身体下沉时·,让地心吸引力去引导手臂沉落,当前进或后退时,让身体带动手臂发生位移。
“身使四肢”这四个字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是赵老师一生研习杨氏太极拳85式的经验之谈,也集中反映了杨氏太极拳85式身法上的显明特点。
八、换步逢转必沉
有位资深的老拳师对杨氏太极拳85式的主要特点简明扼要的概括为“以松柔见长,突出沉劲”。
上海杨氏太极名家顾树屏先生练杨氏太极拳85式六十个春秋,颇具功力,他认为杨氏太极拳85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逢转必沉”。
我觉得这四字的概括很能反映杨氏太极拳85式区别于其它各式太极拳的又一独特风格。
逢转必沉,突出沉劲,不只是表现在某一个拳架动作上,而是贯穿在整个套路的全过程之中,其中逢转必沉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性表现。
练杨氏太极拳85式必须打出沉劲,如果打不出沉劲,那也就打不出传统杨式大架的拳味。
这里仅举“倒撵猴”‘式的练法为例,这个动作就是逢转必沉,发沉劲的典型拳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