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教程 太极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癌症
由于气功本身的特点决定,它没有这个内容,精气神表达不出来,练太极拳应该是两目炯炯有神,否则神情表达不出来,神情是内在的,是太极拳基本的内容,讲究劲的内涵,所以杨氏太极拳讲究内涵,不是不使劲的。
有些同学练了太极拳体质增强了,而且感到力的增长,这就是太极拳的养生内容。
杨氏太极拳的养生之道
习杨氏太极拳者,首需明松柔、虚静、中和之理
练习杨氏太极拳,首先就要学会身体放松,然后松不是不认真,而是要身体自然。
要知多一分松柔便少一分僵硬,少一分僵力便增一分内力。
练杨氏太极拳时,全身各个关节要处处松开,筋膜拉长,虽极其柔软但所蕴藏的内劲使人感觉刚柔相济。
浑厚无间,唯此才能牵动四两拨千斤。故不可谓之柔,也不可谓之刚,网9柔浑然一体,浑于无迹也,方可谓之太极。
如果你能够按上面说的去练习,长期坚持下来,就会觉得四肢都充满了内气,身体轻灵。
这是体内行气的表现,是培养元气、疏通经络、补气生血之过程。
亦是内力增加的体现。持之以恒,终可练出圆满内劲。即体内一派纯真中和之气。练拳须以松柔虚静为本,随着习拳者年龄的增长,此中养生保健之功效便越显著。
若不明松柔之理,在练拳或推手中四肢僵硬,不能完全松柔走化,或仅靠一些技巧或运用后天拙力。待年老力衰之后,体内浊气上升,清阳不振,易犯头重脚轻之疾。
悟太极之道,明松柔虚静之理,终培养出中和之气,就必须在整体上下功夫。
杨氏太极拳是一项整体运动,在松柔的前提下一动无有不动,首先要把人体从头至脚各部关节(颈、脊、尾、肩、肘、腕、胯、膝、踝)松开(干太极推手过程中,在对方相当压力之下,仍能保持各个关节松开,才是所需的松柔),并要求溜臀、裹裆、收腹、吸腹股沟、含胸、拔背、松颈、扣肩、虚灵神项、中正安舒。
用这样的身形练拳,可使气机在经络中更加畅通无阻,循环无端。练拳时特别要注意命门穴要有微向后撑之意,形成前后对撑之势,带动两胯微微旋转,身形保持中正,才能支撑八面,旋转自如。
而且腰(命门)是上下衔接之关键。命门者,生命之门户。真阴真阳所居之处,乃原气之所在,为太极之枢纽。故《十三势歌诀》说“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
在杨氏太极拳整体运动转换过程中必须做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连绵不断。使全身所有内外组织器官都在进行有机协调地运动。再与呼吸吐纳,神意内守结合,体会太极阴阳之变化,使全体上下、左右、前后,以及手足腰胯旋转运动皆符合太极之理。
使自身达到内外合一,神气合一,从而产生纯真中和之内气。
先人曾云打拳以调养气血,呼吸顺其自然,扫除妄念,卸尽浊气,先定根基,收视返听,含光默默,调息绵绵,操同内守,注意玄关,功久则顷刻间水中火发,雪里花开,两肾如汤煎,膀胱似火烧,真气自足。任督犹车轮,四肢若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