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简述腰对于太极推手的作用

太极拳练习,需注重身体个部位的协调,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今天小编就以“腰”对太极推手的作用进行讲解,希望能对大家学习太极拳有所帮助,并且对于太极推手能够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腰,是人体力量的源泉,是连接身体上肢与下肢的枢纽,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腰功的重要性, 有许多论述, 如:在拳论中有“主宰於腰” 。十三势歌里有“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意在腰间, 腹内松静气腾然”。 十三势行功心解也有“气如车轮, 腰似车轴”。 这都说明“腰功”在练拳架和推手中的重要。 近代一些太极拳著作中, 也都或多或少的谈到了腰的重要。 但遗憾的是都未提出腰的具体练法。 曾听练传统套路的老前辈也常讲:“进门引路须口授, 功法无息法自修”。 口授什么呢? 拳架子练熟了以后, 第一步就要口授“腰功”。 把腰练出来, 使内劲通过腰轴的旋转似离心力的传导而贯注於四肢尖端, 它才真正起到活似车轮的作用。 把“腰功”贯穿在练拳和推手当中, 效果可达事半功倍。 所以, 有的老前辈说:“腰功”是练太极拳的推手的绝密, 不肯妄传。

在体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腰功”与双重有以下关系:所谓双重广义来说,两手用劲与方向皆相同,为手之双重。两脚用劲与方向相同,为脚之双重。 两手两脚同时用劲与方向相同,为全身之双重 推手时顶牛为双重,推手时彼攻击我身体某一部位,我意念马上注意到被攻击的部位,称为意之双重。这都是双重之病, 它违反了人刚我柔谓之走的原则。走不是躲,更不是弱。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保护自己的腰部,并且注意锻炼。

王宗岳太极拳论云:“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武禹襄太极拳论说:“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现在可以讨论一下腰究竟应该怎么求。如果要左右平转,极难避开双重,腰往后撤也是弱,而且进攻者奋力前进,推土机式的紧逼,撤腰就造成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如果在同样情况下,只要将受力大的一侧腰子,走上弧形向后撤,另一侧放松应付对主。从外形上看,身体动的很小,彼之来力将被走上弧的腰子引进落空,失中或跌出。吾之腰子是一个虚,一个实,动者为虚,静者为实。

同时,腰部的虚实与腿部的虚实也是一致的。所以说太极拳的精髓是“腰功”。 应该把腰子练活了,使两个腰子不但可以上下动,左右动,而且可以前后动。前人们就把上述阴阳互相之变换比做一个圆的太极球,使之内涵阴阳哲理,动之则分,分阴阳,分虚实,分动静的幻变机制。

由此可见,练习腰部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并要注意内息的调节。

腰功与锻炼

从生理解剖学上看,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维持水代谢的重要脏器。肾壮则精足而气充,精神而目明。练习“腰功”,对于脊髓神经及植物神经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中医理论认为,内脏皆赖髓以养。腰子由腰椎下至尾闾,上至腰背筋膜的背长肌,向上直达背脊颈后。练起“腰功”来,使筋膜不断伸缩,形成上下节节贯穿,一动无有不动。常练“腰功”,时刻注意腰的运动,可以调节神经系统,使精神易于集中。

腰功与推手

有人提出“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已先动”。 其实这就是一种后发先至的“腰功”在推手工艺的具体运动

下面举个例子:彼伸右手的进击我身体之左侧部分,不管真进击,还是假进击,都要把他比作刚。要注意身体和手臂不要动,只须将左边的腰子走上弧向后微微一转,这时左边的腰子虚了,左手和左腿也变虚。彼如为实手真进攻,当即落空,彼之力失其中则背矣。如彼假进攻,由实变虚,彼接触我一刹那,我手脚都不动,左边的腰子由后向上向前走上弧,我即变实。但须注意,自己的肩,肘一定要放松,用左手向彼身后一指,即可使彼跌出很远。此虚实全视来者之意而定,彼虚我实,彼实我虚,实者腰一转忽变而为虚,虚者腰一动而又忽变而后为实,彼不知我,我能知彼,则无不胜矣。

这样也符合发劲原则,即“根送催,中通顺,稍发透”。根指腰,发劲时要全身松开,不要有分毫挫力,肩和肘为中,要通顺。手为稍,是指方向的,要发透,要完整一气。

推手有腰功符合力学原理,推手的力学分析可分为:刚体力学,弹性力学,场力学。一般退守常碰到的力学现象有:杆杠力,三角力及圆切线力。后两种力另文讨论。 本文就以杆杠力来剖析一下推手中的力现象。例如:彼右弓步,用两手推我,彼腰部为重心,右腿为支点,两手臂为杆杠。此时我不采取顺乎自然而避开彼之手,也去攻击彼之身体,即为舍近求远矣。太极推手,以静制动,不自作主张,处处从人。彼任何动作都有一方向,我随其动之方向,用腰功向其手轻轻一击,彼之手正是杠杆之远端,彼必落空或跌出。

同理如我进攻彼,彼假如为一重物,彼之前脚为一支点,我之手臂为杆杠之臂,此时用手使力就违背了杠杆受力分析,形成以力相抗。如我手轻使彼不觉,用“腰功”在远端发力这就符合杆杠原理,彼必失中跌出。所以在体用中欲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只有真正练好“腰功”才行。一旦练到腰能变幻无穷像一个太极球一样,可做到圆转自如,支掌六面,自然就会领会“腰功”的奥妙和威力了。

道理虽然这样讲,但实际运用,就不很简单,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对于一个死东西,可以用杆杠原理,用棍撬,不用急着从容对付。但对于一个变幻不定的体用对象,他在不停的运动,而且还在不停的攻击你。这时要在某一瞬间构成一个杆杠力学结构,就会产生一定难度。但只要把“腰功”练纯熟以后,即真正避免双重,解决虚实问题,而虚实变化的标准就是不丢不顶。彼实我虚,彼虚我实。看似舍己从人,实是主宰于我,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我的重心时时在我掌握之中,待到得机得势,一发即去。

1/1页
太极拳视频太极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