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浅谈太极拳中走圆是什么意思

  • 圆是我国的传统美的象征,太极拳中处处是圆。太极拳教程中将太极拳的动作划分在圆内完成,太极拳教学中也会很注重每个动作的连贯。太极拳到底如何走圆,下面我们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

    谈太极拳"走圆"

    太极拳是圆的艺术,在古代哲学论述中,圆是可以包罗万象的,太极拳的任何一套拳路无不都是用圆走化功夫。

    太极拳拳理上说,在应招运势中要想"支撑八面和八面转换",就必须懂得八法之相互关联。所谓"八法"即是上、下、左、右、前进、后退、方、圆。

    也就是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在推手技击中及习练太极拳中必须面面相顾,招招相接,环环相合,招势转换要连贯,衔接要严密,不露破绽,势势相承,劲力浑厚有力富有弹性,刚柔兼备。

    太极拳练习中的每个动作都能够不同的大大小小的圆,太极拳就是圆的艺术美。

    太极拳的行功走架、推手击技,均是圆形功法之练习,与人推手不论听、引、化、拿、发五字要诀之应用,也不论长击短打,攻防进退,纵横开合,在瞬息万变中,都是万变不离其圆。

    如对方是硬肘,肘硬力大,按其小臂上下皆无移动,此时对方注意点在防守上下,而我以圆形惊炸之力给以柔化,随即刚线直发,在对方守神点未定之际,不易防守也,"惊炸走圆"实为引中之法。

    引者虚也,击为实也,先虚后实,虚实结合,也可以说虚为引,先引后进,引上打下,引直打横,欲擒故纵,声东击西也,以虚招给对方造成假象,而曲线柔化,曲中含圆,而柔化之招,必须走圆,否则难以柔化。

    在圆中完成每一个太极拳动作,每一个动作都连贯圆润,形成一个整体圆。

    鼻祖武禹襄拳论中讲:"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每一动势,均有虚实之处,而每招每势也必有方圆,在整个拳势中,前进后退,起承开合,折叠旋转,全身上下,无不走圆,圈圈相随相生也。

    形圆在折叠,劲圆在内换,劲气合一,方圆相生,内外一体,周身上下,无处不走圆也。圆有大小,以小为上,有圈意而无圈形为佳,那就是说,招有进退,内含大小三角,步走五行,圈有明暗,引化结合,圈圈有变。

    如武式太极拳简化四十八式中,"顶心掌"两臂走圆,左臂下可撩阴,上可击其上额,而右手随势直线刚发击其前胸,如两臂不走圆,"顶心掌"三个攻击力点也难实现。

    又如练功架中"丹凤朝阳掌",左手堵住对方中节,而右臂走圆画弧击其右项,随即走横向折叠,对方必倒无疑。我国太极名家陈老师在讲述拳理拳法时也经常提到如何理解圆的功夫,他说:"要想化得灵,必须懂得太极拳圆的功夫。

    "又如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戏剧功架走化中创造性的提出:“动左先动右,动右先动左,是指不是指,就地生神”等程式动作,练功走场及各种动作中既含有圆的艺术,又有虚实关系。

    而太极拳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

    而太极拳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身怀六合劲,处处皆是圆,与拳理拳法同出一理。进招破势,势势走圆其例甚多,不再一一列举。

    太极中的方圆

    方圆在古代的哲学中是阳阴的意思。

    中国古人把宇宙称为太极,从古代的全息律,也即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出发,古人又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太极,太极分为阴阳,阴阳既对立又互根,相互含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圆既为阴阳,所以也是既对立又互根,相互含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太极离不开方圆,方圆相互也无法离开。正如《杨氏老谱·太极正功解》所说:“太极者元也,无论内外左右上下不离此元也;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左右上下不离此方也”。

    (从《杨氏老谱》各篇分析,文中方元之“元”其意为“圆”)陈鑫先生《太极拳图画讲义·太极外形方圆论》也指出:“方由圆生,圆由方成,此方圆相通之理。”

    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十三篇·劲与物理第七》中详细分析了圆是由无数向心力和离心力这些直线所组成的,指出如没有这些直线,“则不得成圆形矣“。

    太极拳充满了方圆的运动和形态,正如《杨氏老谱·太极正功解》所说:“元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元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元为紧凑,方元规矩之至。”指出太极拳所有运动根本的抽象即“规矩之至”就是方圆运动。

    《杨氏老谱·太极四隅解》又指出:“四正即四方也,所谓拥捋挤按也;初不知方能始圆,方圆复始之理无已焉。”指出太极拳中方圆互寓互生、相互转化的变化是无休止的。

    现代太极拳界的有些人说太极和太极拳只有圆没有直(方),从以上论述可知是既不符合中国古哲学,也不符合太极拳理,是错误的。

    从太极拳的动态可以看出来,本身就是圆,所以说没有了圆也就没有太极。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