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起势按窍运身的练法

吴式太极拳起势按窍运身的练法

受张全亮师兄《“按窍运身”在吴式太极拳体用中的具体实施》一文的启发,根据吴式太极拳武术家王培生有关著作及历次讲课录音和笔记,结合我们平时的学习,有了下列两方面的习练体悟。

杨老(禹霆)在其专著《太极拳动作解说》中谈到,“练太极拳,,意,很重要,整个拳的动作都要用,意,去引导和完成。”

而“重要的是意念的部位愈小,就愈便于舒松,意念的变换愈细微,就愈觉意味深长,趣味浓厚”。

王培生老师在教学中提出“按窍运身”用意的方法(人体小的部位莫过于“穴窍”),就是根据杨师爷的传授,经过自己多年实践所独创。

一、用意念的特点

所谓“意”,就是思想,由心发出,“心之官则思”,心就是大脑,它支配行动。前人所谓“全凭心意用功夫”,就是根据太极拳经、拳论和歌诀的要求提出来的,“势势存心揆用意”,“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强调了“意”的重要性。

正因为太极拳的“形动”——举手投足,肢体的动作及其变化,完全是“先在心,后在身意气君来骨肉臣”。

由内达外,内里意气催动的结果绝非(单纯的)身子乱挪,手脚乱动”(吴公藻语)。所以,先贤根据吴式太极拳运动的特点,从理论的高度,强调“全凭心意用功夫”。

王老师认为,所谓“全凭心意用功夫”,即“有动之意,无动之形”,或云“动之于未形”,而且是“意之不断”,想、继续想、不断地想。

比如在《吴氏太极拳中老年健身十六式》收式里,王师提示说:“想着,踏步,,外形并没有真踏”;“想着,往前走路,,外形并没有真的迈步往前走动”。

这就说的是以内里“想”为主,不是以外形“动”为主的所谓“意在形先”的“预动之势”。由于通过不断切实想象的结果而“静极生动”。

即内里内气贯通以后催动外形,必然由内而外,结果有内有外,内外协调一致,出现了外面的“形动”,这才符合太极拳“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的要求。

这是王老师谈到太极拳运动怎样用意的第一个特点。

“动哪儿,不想哪儿”,这是太极拳用意的第二个显著的特点。例如起式时的第一动,左脚横移,动的是左脚,不是想左脚,是想鼻子对准右脚大趾,上下垂直对正,而且要看到大脚趾趾中后面的汗毛那儿,即大敦穴。

这一点十分重要,若专心致志,真看到了,意到、气到,内气也就沉到脚下了。

接着,尾骶骨对准右脚后跟,目光向前平视,并且逐渐向右横扫过去,好像要从右侧方人群中找人,继而意想右手从小指开始,五个指端的延长线好似船上的篙杆,顺序向右脚跟旁侧一尺开外地上的一个意念点撑去。

这时,左脚自然微抬,左脚大趾将会虚蹭着地,自动轻巧的向左横移过去。

运用时,对方若用右手扒拉我左肩向右横拨,我则意想自己的右肩或右侧某个部位,对方就拨不动了。

“动之则分,分阴分阳”。这是太极拳用意的第三个显著的特点。例如,鼻子对准右脚大趾,上下垂直对正,右脚底就一分两半,前脚掌为实(属阴),后脚掌为虚(属阳)。

进而尾慨骨对准右脚跟后,变成右脚整个全脚为实(静),左脚整个全脚为虚(动)。此时左脚就能动了。左脚将自动横移,但在大脑的控制下,只移到与肩同宽为度。

这里顺便强调一下,离开“意念”不是太极,离开“阴阳”也不是太极。左脚横移,也叫“屈膝开步”,但开步时意念不想步(脚)。

二、用意念“火候”问题

如起势的第三动两腕上掤,和第四动两掌下采,两腕上掤的动作是手指回触手心(即十宣穴回触内劳宫),两腕向上抬起。

当体重尚未完全转换到左脚时,两腕就向上抬起,这就犯了双重之病。因为“时间”不对,“火候”不够。太极拳是随遇平衡,脚下只能有一个重心点,第二动两脚落平后,只是一个过渡。

因为此时体重尚未完全转换到左脚,意念应迅即从右脚跟旁侧地上的那个意念点,顺原路回到右手心,上行经右肘右肩,并经过夹脊到左肩,再下行通过左肘到左手指梢外(注意:体重在哪条腿,那边的胳膊是“虚”,才能动)。

随着意念由右臂的手、肘、肩经过夹脊到左臂的肩、肘、手这种游走,此时体重已完全转换到左脚。

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左手才能好似从左侧地上开始做回触手心的动作,两腕逐渐往上抬起,位置与肩持平,这就是用意的时间与火候(也就是“度”)。

而右手为辅手,也跟随着做同样的回触手心的动作,继而两腕往上抬。

在运用中,对方若攥住我手腕想往后拽时,我随即将五指舒伸,松肩坠肘,目视对方身后那个意念点,肘尖向自己的后下方沉采,切记应“竖腰立顶”,不能弯腰撅臀,对方定会应手前栽。

此时两手张开,虎口圆撑,左右大指挨着左右风市穴,松胯提膝收小腹,尾骶骨朝前,目光平视前方,这叫“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这是太极拳极其重要的一个架势(意想顶劲虚领,头若悬珠,含胸拔背,气聚神凝,腹内松静,气势腾然,脚下腾虚,十分轻捷)。

此势静态从头到脚,务必反复仔细体悟,或单练动态,提左膝,提右膝,循环往复。

1/1页
太极拳视频吴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