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竖劲含义和要领

武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之一,学习武式太极拳要掌握竖劲,我们今天要探讨武式太极拳竖劲的含义和要领,太极拳的特点是劲力的使用方法,也是太极拳的技巧,下面随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武式太极拳竖劲的含义和要领

太极拳中有很多劲法,而武式太极拳重视的是竖劲,因此,竖劲的学习非常重要。

竖劲的含义

对于武式太极拳所练之“竖劲”,就连一些大师在理解上都很浮浅。一些已公开出版过的书籍中讲到,武式太极拳紧凑、步子小是因为先师武禹襄、李亦畲他们都是文化人,都穿长袍马褂,当时打拳不入流,他们碍于面子,都是不脱长袍打拳的,而穿长袍是迈不开大步的,这些说法,初听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细一想,并不是这样简单啊。

武禹襄、李亦畲一个是禀贡生,一个是举人。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他们不会仅仅是因为穿长袍就把拳架变小。清、民国时穿长袍打拳的老先生太多了,他们打拳时也未必就一定穿长袍啊。关键是他们经过长时间反复研究、体会、实验、比较、揣摩后悟出了紧凑的好处,点透了就是练“竖劲”。

以上对武式太极拳的竖劲做了详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竖劲的含义已经了解了。

竖劲练习的要领

关于练“竖劲”,在武、李、郝的拳论中也未明确谈到,只说劲起于脚跟。想来其中有保密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在武式太极拳训练中,只要具备了八大身法,做到了十三条要领,有明师的口传心授,就能达到这一要求,也就能自然练出“竖劲”。

孙禄堂先生讲,养气的人擅长竖劲,气一沉就到脚底“涌泉”。发力时,由脚而腿而腰,通过两膊,达于手指,一气贯穿,如泉涌出,势如破竹。

武式太极拳不是纯粹的技术,而是艺术,武氏先贤在实践中总结出练“竖劲”省时、省力,也有效,也有利于养气、养身,还能更好地体会到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妙趣。

由此可见,武式太极拳的练习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快乐,其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作用。

一搭手粘拈连随,在几跟几随中,接定彼劲,断其根,想放何处放何处。当年瘦小又近视的李亦畲每每放人于丈外,被放之人却能端坐在椅子上,屡屡实验,都是如此。

练“竖劲”注重练内不练外,重气势不重样式。这些就是武式太极拳真正的内在本质特征。

武式太极拳先贤发明了这套具有独特风格的拳,专练竖劲,很紧凑、很简单,但又极奥妙,不好找里面的东西。

武式太极拳柔劲练法

由轻人松,由松入柔。运劲走圆孤,凡动要在圆中注力,表现为外似棉花内似钢。柔劲可增加浑厚的掤力.与敌搭手时不被对方所制。

练习柔力时.外形不论是平圆还是立圆,是顺螺旋还是逆螺旋,都要有规律地反复绞转,配以内动,里不动外不发,气沉丹田.气宜鼓荡,运用内气潜转的调动逐渐对架势注力。

怎样注力呢?要注意研究呼吸,有规律地进行逆腹式呼吸。内劲运转全在呼吸.呼吸是催力的动力。

开、实用呼,合、虚用吸,呼吸要与动作合拍。运气在呼.增气在吸.通过深呼吸可扩大肺活量,推动内气潜转.先求气达四梢,再求内气充满,再次求内气灵转.后研究气力的发出。

柔劲练成后既可产生打硬拳的劲力,又不使外形显露.既无断劲(丢劲),又无显于外的倔劲。柔劲像和成的面团、柔软丝连、拉拽不断。

练竖劲好处是拔对方的根,缺点是难练,难找窍要。练的人多,练出来的人少。越到高层人就越少,“高处不胜寒”,阳舂白雪,曲高和寡。非具慧根,有明师,吃大苦,难以有大成。

1/1页
太极拳流派武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