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的三式基本功训练

杨式太极拳的三式基本功训练

杨式太极拳的修炼程序:站桩、开合功、起式、猫行步等。每式单练、盘架子、推手、单操、亚散手、散手。

站桩

杨式太极拳的站桩以无极式等为入门桩法。无极桩练“松静”,内养为其桩效。

因劳作习惯使人们的“身弓(脊柱)”变形,用力时局部为多,久之,则身弓变为S形,使力击打时有力无劲。

为获得技击所需且合生理卫生的“身弓”、拳打脚踢时的劲力“均整”,必须对不合理的习惯进行全面否定,无极桩等是实施的第一步。

练无极式桩等要求关节似曲非直、静心体会放松状态下的身体情况,实质是从“本体感受器”入手,对其产生的“感受性冲动”进行改造或重建,是“复归于婴,还天籁”的过程。

将本体感受器材放在身体和意识都处于“松静”的状态下——除基本的维持正确身姿的弱刺激外,不受其它外部或内部造成身心紧张的刺激。

身体处于近似“空”的体感中,本体感受性冲动“近似于零”。“舒适”与“得保持身姿小之力”是“松静”的标志。

“松静”且能“舒适”的久站无极桩,则本体感受性的改造初成(要求修习者每次站桩不少于20分钟)。

杨式太极拳的修炼程序都是交叉渐进式的,前一程序修炼达到一定程度并得到巩固后,再逐渐加入后一程序的修炼内容(减少动作学习的泛化过程,加快动作学习的分化过程)。

因此,在继续维持修炼桩功的“质、量”外,要加入新的后一程序的修炼内容:开合功等。

开合功

起式、猫行步:起式是原地位置不动的动功,此程序主要修炼在小动或微动情况下,本体感受器对身体如何保持“松静、舒适”的感受性的确认,初步建立在运动条件下。

本体感受器怎样做到减少外部或内部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影响,如何继续维持身体近似“空”的体感。

初步学会在“空”的体感中加入新内容的“ 用空”,是进一步改造和重建新本体感受性冲动的开始,也是上肢去僵入柔的过渡过程。

通过开合功起式的修炼,上肢可学会“松静”,在动的情况下强化本体感受器对“松静”的感受,产生正确的“松静”感受性冲动。

这种“松静的感受性冲动”是意识对神经激发的前提条件。

因为身体无论处在相对静止或运动下,如何保持用刺激的强度和刺激的“纯度”,提高产生正确冲动的效率,都需要整个身体“松静”的支持。

否则因内外相对因素与意识混合而干扰意识对神经的正确激发及效率。

因此,“松静”在修习中的始终保持是内家拳修炼成功与否的关键。

如果说开合功起式是对上肢在动或微动下的“松静感受性”的培养,那么同理,猫行步则是对下肢及腰胯“松静感受性”的培养,也是下肢及腰胯去僵入柔的初步过渡性过程。

这一步法也有上肢不动及下肢、上肢配合的开合伏按全身性的猫行步等。由于拳架中的行走转化多以猫行步变化而来(散手也不例外),因此,前辈们十分重视此内容的修炼。

每式单练

据前辈们说,初的太极拳叫老三刀,只有十三式。而十三式是十三种劲力,后来才衍变为现在的太极拳。

太极拳尚劲不尚招,其修炼的内容当以劲力为主,修习程序中每式单练,即是各种劲力训练上身的法门。

由于练劲力及换劲,很多动作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还要合规矩,因此上身较慢(动作的泛化和分化过程较长),所以,先辈们在教授时甚至几月才教授一式,今人修炼也不可贪多。

1/1页
太极拳视频杨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