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技击形成与特点

杨式太极拳是中国太极拳传统流派之一,在太极拳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其拳架特点舒展简洁、结构严谨,一直以来被多数人所学习着。此外,它的技击特点和作用也特别明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述一下杨式太极拳的技击。

我们先看一下杨式太极拳有哪些特点和要领,先大概了解一下。

杨式太极拳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稳,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刚柔相济。由于其姿势开展,平正朴实,拳架分高中低,既适宜于体力强者用来增强体质,又适宜于体弱者防未病治即病,因此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

我所见到的多数习练者,他们对杨式太极拳的养生功效颇有感触,但对其技击功能却知之甚少,体悟不深,甚至对它的技击作用持有怀疑态度。这都是因为对杨式太极拳缺乏了解而产生的偏见。

一、杨式太极拳的技击概念及历史

技击是武术所特有的灵魂,学习武功我们就应该知道它的技击作用,并且能在实践中运用起来。

杨式太极拳在拳理拳法上,集道家的“虚静无为”、孔孟的“中庸仁义”、佛家的“空灵舍己”、医理的“气血经络”、兵法的“动静虚实”等哲理精义于一体,用于己身则养生,施于他人则技击。从内功心法上讲,内气利于养生,内劲用于技击。

众所周知,明清之际,许多拳种日趋完善,代表拳法高深阶段的,以求得完整身法下的整体劲为主要特点的内家拳术,诸如形意拳卦掌、鹤拳相继问世,但太极拳却尚无身影,直至1820年左右,第一代宗师、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在河南温县陈家沟,经由陈氏第十四代传人陈长兴传授武技归乡后,太极拳才由永年传至北京,又从北京传播到全国,方为世人所知。

杨露禅先师在北京任骑营教师,初露锋芒。当时,北京为国都所在之地,豪杰众多,高手如林。如果杨先师想把一个新拳种挤进武林,没有超人的技击本领,恐怕是根本不可能的。

杨式太极拳博大精深,要想学到前辈们的地步,是需要下很多功夫的,对于现在太极拳练习者而言,作用主要在于强身健体。

太极拳之所以首震京都,广为传播,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杨先师出神入化的技击功夫未遇敌手而产生的社会效应。其子杨班侯的搬拦捶更是威震华夏。到杨氏第三代时,虽然杨澄甫宗师在拳法养生方面多有建树,把太极拳推广为益寿延年的健身套路,但其推手功夫仍是高深莫测,令人折服。

尤其是杨少侯先生以搬拦捶和如封似闭(八卦掌称为双撞掌、形意拳叫虎扑)等绝技,在实战中战胜了其他拳派的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威震武林。时至今日,杨澄甫先师的推手和少侯先师的断手,仍未失传,掌握杨式太极拳实作精华者大有人在,杨式太极拳的后继之士,必然会使杨式太极拳的技击精华重放异彩。

二、杨式太极拳技击的原则和特点

杨式太极拳技击的主要特点,应从大的方面来理解,一个是“舍己从人”,就是从特殊的方面掌握主动权。另一个是“后发先至”,就是“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它拳术的关键所在。第三个从风格上来说就是“刚柔相济”,有内在的变化节奏。第四个是从习练方式上来讲,要求“用意不用力”。

杨式太极拳在技击中灵活地运用了我国古代谋略经典《三略》中的上略以柔克刚之哲理,在与人交手时“舍己从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进以刚为主,退以柔为主,这是格斗之技的普遍原则。

刚即所谓“出手如铁”,柔即所谓“化手如绵”。刚显于外,周身之力凝于一点;柔隐于内,神态自然,弹韧兼备。在格斗的刀光剑影中,在拳来脚往的较技中,轻沉相辅,刚柔相乘,不但符合技击要旨,且包含辩证法的因素,处处闪烁着哲理异彩。

同其它内家拳法一样,杨式太极拳的技击,首先必须具备完整身法下的整体动力,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力。内力也被称为内劲,它与内气密不可分,系由内气转化而来。它是蕴藏在身体内部的各个部位、各个系统(如脏腑、经络、筋骨等)按照主观意识的调动、化解,抵抗外力对自己的作用,或者向外施放作用于他人,形成体外物体的一种劲力。

是自身“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协调统一的体现。它可以用于己身被调动到自己的各个部位,它可以隐于内或显于外。显露于夕卜的时候,往往通过肢体(四肢)来表达,人们可以通过肢体肌肉与骨骼的活动,比较容易地看出来。

所谓隐于内,即隐于经络、筋骨、脏腑之中,不易被人察觉。只有当外力作用于其身体的时候,我们才可知晓,这就是力由内换,是内气潜转的结果。

例如,我们在气功中看到的吸碗拉车,身卧枪尖,力拉多弓等等。上述道理就是杨式太极拳“内气利于养生,内劲用于技击”的原理。所以,欲技击,必先求得一触即发的整劲。

1/1页
太极拳视频杨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