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养生视频 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

20150105饮食养生汇:闫汝蕴讲腰间盘突出的类型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本期嘉宾介绍

闫汝蕴

女,主任医师,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凭借20余年外科临床工作经历的优势,能够系统、全面、灵活、综合运用康复医学手段(包括物理因子)治疗多种疾患:对于骨关节损伤康复、颈腰椎病康复、各种运动创(损)伤康复、脑血管病康复等均有独到的建树。尤其对于坐骨神经痛、椎管狭窄、肩周炎、骨性关节炎等各种肌肉韧带运动性损伤的诊治疗效显著,多数患者经过系统康复治疗甚至免除了颈腰椎及关节置换手术之苦。因此被国家体育总局国特聘任备战奥运会(2008、2010、2012年)指定康复医学专家;在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做了两期“做自己的理疗医生”节目,深入浅出讲解了腰椎病和“老寒腿”的系统治疗,深受听众的欢迎,并做为精华版反复播放。另外对于眼、耳、鼻、喉科各种常见病(中耳炎、突聋、视神经炎、喉炎等)疑难杂症均有独到的见解、经治的患者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康复治疗学组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等全国性任职。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湖北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类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高,约占95%。

临床分型及病理

从病理变化及CT、MRI表现,结合治疗方法可作以下分型。

1、膨隆型

纤维环部分破裂,而表层尚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一类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2、突出型

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常需手术治疗。

3、脱垂游离型

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不单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容易导致马尾神经症状,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

4、Schmorl结节

髓核经上下终板软骨的裂隙进入椎体松质骨内,一般仅有腰痛,无神经根症状,多不需要手术治疗。

什么是牵引方法

牵引是非手术方法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有效的一种,它主要是利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通过向相反方向的牵拉来达到治疗目的。

1、骨盆持续牵引法:患者卧硬板床,用骨盆牵引带绕腰部固定,带的左右两侧各连接一根牵引绳至床的足端,或用双下肢皮牵引引出牵引绳,牵引绳通过滑轮后每侧悬挂5~10kg重物,床脚抬高10~15cm以产生反牵引力。牵引可24小时不间断,牵引重量可逐渐增加。一般卧床3~4周,随症状好转可允许每天少量起床活动,慢慢增加活动量,再巩固疗效2~3个月。若不抬高床脚,则须固定上身,以对抗下肢的牵引力。

2、大力水平短暂牵引法:患者平卧,胸部和骨盆用牵引衣固定,牵引力控制在30~60kg,持续20~30分钟。这种大力牵引可以将韧带拉松,使椎体间隙增大,以利于突出椎间盘的回纳。牵引后病人应平卧休息,数日后再进行下一次治疗。牵引重量应视病人体质情况灵活掌握,切忌牵引太猛引发病情加重。

3、机械牵引:牵引往往是电动甚至是电脑自动控制,在牵引的同时进行一些物理治疗。如自动脉冲牵拉治疗床,床面分上半身和下半身,均可控制来回滑动。上半身床面主要控制患者上半身作自动间歇往返慢牵引及持续静牵引;下半身床面控制患者下半身作脉冲牵拉。再如振动牵引床在静止牵引5~8分钟后,可将床板中段上升,抵住患者腰骶部,并振动2~3分钟,休息片刻,然后慢慢放松牵引,再休息数分钟。有些较先进的电脑控制的牵引装置,可随时调节牵引力量,对力量过重可报警,还可显示腰背肌张力大小的变化。

1/1页
闫汝蕴饮食养生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