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腰裆结合的运用

之前两篇文章,小编已分别从太极拳的“腰”和“裆”为大家讲述了它们的要求及运用,今天小编将介绍“腰裆结合”的要求与作用,通过以下讲解,相信大家对腰裆的概念会更加清晰,日后强化太极拳练习也会起到作用。

腰裆结合,在任何武功里都非常重视,它是我们的力量所在,运用好则可见奇效。

练习陈式太极拳十分重视腰裆功,如果两者不结合起来运用,单独地去转腰或走裆,会造成身体摇摆而导致下盘不稳。

只有两者结合、两胯放松、裆劲撑圆、两者贯串,才能使腰胯左右转换轻灵圆活,形成旋腕转膀、旋踝转膝、旋腰转脊的立体螺旋缠丝动作,整套动作练起来才能圆转自如,顺其自然。

将两者结合,还需做到心平气和,调整内息,呼吸均匀。

腰与裆的结合,在盘架子过程中表现为,每个动作定势要做到塌腰、合裆,可使气能归丹田,下盘稳固;在运劲走势过程中要做到活腰松裆,可使动作流畅连贯、轻灵自然;在发劲技击时要做到拧腰、扣裆(腰劲旋拧、裆劲扣住),可使发劲快猛迅疾,力达梢节。

例如:在基本功的正面缠丝练习中,拦扎衣起动后(右手为例),腰向左转,右手走下弧顺缠丝,裆走下弧(即锅底裆),重心移至左腿后,腰向右转裆走后弧,手做逆缠丝向右外展,如此往返运行。

虽然动作很简单,但其中包含了旋腰转脊,胯运裆行。

如果两者动作不协调,就不能充分发挥出力量,也不能将招式流畅的使出。

在推手、擒拿格斗中腰裆的要求及应用方法

陈式太极拳在推手、擒拿格斗中的腰裆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腰要能松沉,胯要能撑开,臀要能敛起、翻正,膝要能里合,这些要求达到后,腰裆劲自然就能撑圆而更加饱满。

技击时通过腰裆的配合来维持和调节自身的重心平衡,同时又运用腰裆的协调变化来破坏对方的重心平衡,引化彼力,发出腰裆劲,而使自己一击凑效,克敌于腰裆转化的一瞬间。

从技击的角度来讲,中盘结合得好,采用下弧裆与后弧裆结合的方法,必然会稳固下盘、足胫坚强、心君泰然,使人强若不倒之翁。

太极拳虽然不以力取胜,但气力仍然是练习武功的基础,如果没有四两力,怎能破千斤。腰是全身劲力的主宰,胸腰的折叠运化功夫也是引化来力和利用人体螺旋力发劲进击敌人的重要方面。

有些练习者,虽练太极多年,但与人一交手就受制于人,为什么?就是因为中盘不合,上下不协调而导致脱节。

在交手时何处失势,何处受制,其原因大都是中盘功运动有毛病,尤其在合步或活步推手中,两人四臂相搭,堋捋挤按,表面上看只需肩活臂松就可不丢不顶。

其实不然,如果前进后退时腰裆不活,或者说腰裆不进行下弧、后弧交替变换,即使在肩臂上下多大功夫也是枉然。那么如何做到在推手中使腰裆结合而能走出螺旋圆弧的中盘功?除在平时行拳走架中加强腿腰胯裆的螺旋训练外,还应多练定步、活步推手的互喂练习。

如果腰裆功掌握得好,在技击中就容易找到对方的弱点,避实击虚,就容易将对方的劲路摸透,就容易将对方的劲力引进来而借力发之。

比如推手中小鬼推磨一着,当敌方右腿在我左腿内侧时,我可以运用裆走后弧,腰向右转引对方的劲力深入我右方,对方重心很容易被我控制,然后,速扣左膝与己右肘力相合后,采用交叉力向我左侧方击出,此时还应运用裆走下弧借右腿蹬地之力,发放之力更显得威猛。

再例如:活步推手中拉摔一着,当我右腿入对方左腿内侧时,若对方向其右侧捋我,我可以借其势,左手钳住对方右手腕借力向其前方突然改变运动方向,我通过裆走下弧重心控制在己左腿,右脚配合己上肢向后击打其左踝,使上肢下肢形成交叉拉力,将对方向前摔出。

此种动作虽然从外形上违背了太极拳中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的规律,但内含的运动并未违背,因为通过腰胯的调节,缩短了变化的时间与距离,从而达到快而准的效果。

1/1页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太极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