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之腰裆劲练习要领
此段时间,每天除坚持练架式套路以外,可以结合练习推手,从而体会沾连粘 随,挤按的劲别,校正拳势运动的正确与否。每天还可以增加练习几遍炮捶,用来增强耐力和爆发力;练习刀枪剑棍等器械,以检验手眼身法步的配合。从 而使在练拳时,能够做到不加思索,不犯疑意,不期而然,内外一致,周身相随的程度。完全掌握太极拳的要求和运动规律。
通过这一阶段练习,已经有了自我纠正的能力,可以脱离老师的指导,不走弯 路。继续深入研究,就可逐步进入奥妙境界。陈鑫说:“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理明路清,而犹未能,再加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自到。”
(六)稳固根基 充实内气
所谓“稳固根基,充实内气”,意思是指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扎稳下盘,以促使内气的充实和饱满。
《拳论》云:“根本固而枝叶荣。”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练习拳架,就是培根润源的方法。这里所指的“根”,具有根其之意,也就是下盘。《拳论》云:“下盘稳固,上肢自然轻灵”。所说的“下盘”,就是指体的下半部分“腿”而言,靠腿的撑力,以两足为基础,裆劲圆活自然、沉稳。另一咱说潮“根本”指元气。元气藏于肾、肾气足则精力充沛,即为“根本固”。
所谓“润其源”,源指根源,即本源。元气为诸气之本,根源于肾通于丹田,禀赋于先天,又称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肾藏元阴元阳,元阴以养五脏之阴,元阳以养五脏之阳,周身之阳得以温、阴得以养,故生机旺盛,则又反过来益助肾气,充盈丹田。这样相互资益,周而复始,从而使根本固,源流润。
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练拳时周身已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但在配合呼吸上不能恰当自然和细腻。在第一至四阶段,由于动作姿势的僵硬不协调,及内气外形不结合,要求动作配合呼吸是做不到的。到了第五阶段,虽然周身相随,内外结合一致,但在动作加速、疾变,或者快慢相间时,动作与呼吸就难以配合。在这一阶段的练习时,随着练拳质量的提高,动作与呼吸必须严密配合。
要特别指出,此阶段的腹式呼吸形式与医学上的腹式呼吸恰恰相反,就是要做逆式呼吸。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人们的呼吸方式和过程,是由肺、胸膜、肋间内外肌、隔肌等来参与完成的。主要表现以胸式呼吸为主,同时在腹肌配合下完成。在胸腔脏器病变时,由于胸式呼吸受到限制,则代偿性地使腹式呼吸加大加强。这咱腹式呼吸的运动表现为:吸气时膈肌收缩,腹腔脏器下移,腹内压升高,腹部向外突出;呼气时膈肌舒缓,腹腔脏器上移回位,腹壁收敛。
太极拳中的“腹式逆呼吸”与上述情况恰好相反。其表现为吸气时、小腹内收,膈肌上升,丹田之气由小腹上升,胃部自然隆起,胸廓自然扩张,肺活量加大;呼气时小腹外突,膈肌下降,内气下沉至丹田,胃部与胸廓自然平复。由于腰肾旋转,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结合一致。发劲时呼吸的配合,是用短促的一吸一呼来完成的。
在呼吸配合一致以后,除了正常的套路练习外,还要加练些辅助功。如:练站桩,采用大马步、弓步、丁步都行,练拳前后坚持20分钟,练习稳固桩步,呼吸行气,发展力量和耐力;练抖杆子,用后尾直径6--8厘米,长3米的白蜡木杆,每天用拦、拿、扎的方法抖100下。另外还要把拳式内的单势发劲分别抽出练习,以增加在根基稳固、内气充实情况下的蓄发力。
陈氏太极拳修炼要旨
陈氏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9世陈王廷根据家传拳术,博采诸家拳法之精华。参考《易经》,结合中医经 络学和导引吐纳之理创编的。此拳讲究意念引导动作, “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使内气随经络运行于人体各部。以其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螺旋缠绕,粘沾连随,周身一家,松活弹抖,技击性强等独有的特点,博得人们的喜爱。
学太极拳须有恒心 有人说:“陈氏太极拳有特别的诀窍,不向外传,所以外人学不好。”这完全是无稽 之谈。是否能学好太极拳,除明师指点外,主要看自己下功夫与否。陈氏1 6世陈鑫说过:“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理明路清而犹未能,再加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自到。’’“人言此艺别有诀,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艺无甚奇,自幼难以打到老,打到老年自然悟,豁然一贯神理妙”。
陈氏太极拳历代名手辈出,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自幼勤学苦练的结果。 学习太极拳的人很多,病者练好,弱者练强,强者愈强,也是由于他们长期锻炼,持之以恒的缘故。如果学而无思,思而无恒,那终是无法得到陈氏太极拳之奥妙的。所以,有恒心应放在首位。
陈氏太极拳如何练“意” 陈氏太极拳无论盘架子还是推手,在用意方面都十分精细。在练习时,首先要摒除杂念、神态自然,用意不用力,使内气充实。继而 再将内在的精神贯注到每个细小的外表动作之中,虚实开合全凭意气转换,做到空松圆活、旋转自如,待体柔气顺后,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同时每一动作都要逐势逐动究其攻防实战之意。发劲时心静意专、沉着松 净,才能放得远,体现出方法明确,运行合度,不多动、妄动,无过之、无不及。拳诀所说的“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就是这个意思。此外,在练意过程中,要注意避 免三种倾向:着意、着想、执着。因为练意的诀窍在 “轻’’。而这三种倾向均是用意过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