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 练太极拳对身体部位的要求
上述介绍比较发杂,需要大家多练习和揣摩即可掌握当中要领。反之腰隙向右抽则右实而左虚,以腰脊命门穴为轴,左右两肾的抽换,虽然从外形表面上以观为两腰侧的抽换、变化虚实,真正的意义则是全身总虚实之所在,也是“源动腰脊,内动不令人知”的诀窍所在。
所以艺越高则动作幅度就显得越小,甚至以微乎极微的内动,此不就是出势不见式吗?
一提到太极拳推手身法,当然就自然提及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其实仅一个“随”字即概括四字的全部内容。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定先忙着去练习打法,要学会把轮子打圆,尽量做到吧轮子打得没有凸凹之处,没有棱角之处,没有软扁之处,没有缺陷之处。不丢不顶、不扁不抗,棚、捋、挤、按需认真,彼按我棚,彼挤我捋。
只此棚捋挤按四字则循环无穷,则完全在沾粘连随基础上进行运作,也表现出太极拳横破竖,竖破横的用势规律,更须认真分清劲别、掌握时间性、方向性,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循规蹈矩打好圆满柔顺的稳固基础。
身法端正才能由稳如泰山的下盘,始能制人,而不受制于人,身法乖偏则处处授人以隙,何能制人?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此就而得出结论推手过程中身法正确与否是能否制胜的关键所在。
二、手法
谈及陈式太极拳的手法运用,马上就很自然料想到缠丝劲,陈式太极拳运动形式是螺旋形走势,其行于肌肤,贯穿全身,以至全身每一关节、肌肉束、微到每个细 胞都处于运动之中,在各种方向反复绞拉状态持久性的得到锻炼,体内自然产生一种似松非松而富有弹性的东西,在太极拳里叫劲。
1、手法离不开这种东西,缠有进缠、退缠;左、右、上、下缠;里、外缠;顺、逆缠;大、小缠等等一系列手法。
初学缠丝圈应奔着宽大,力求圆满柔顺,身法如此,手法也是如此,力求做到无有凸凹、缺陷、断续、和顶抗之处,初学者动作宜慢不宜快,慢的目的是在慢的运动中,可以有充分的思索时间去考虑自己的动作质量所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快了则容易动作拖泥带水处处滑过,日久天长功夫加深后逐渐将圈收小。
如此这般能慢能快,就能适应“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要求。这里所谈也是练习陈式太极拳推手,对于两臂即手法必须要首先掌握的手法要领。
2、松肩坠肘是太极拳主要身法,不过在手法方面肩关节松柔、圆活、向下沉,肘节下坠,用意贯注。武术界曾有肩开一寸、胯开一分就可以称做半个武术家的说法,也就说明肩活在技击中的重要性。
陈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
一、动作缠绕,式式相连
就是运动如缠丝,在缠丝运动过程中不得断劲。断劲有了空隙,失机失势是病。因此,在运动中一式结束,要用折叠手法转换接下一式,使动作之间没有断续处。
二、刚柔相济,快慢相间
初学太极拳一定要求慢,动作慢了才有建立动力定型和纠正姿势的机会,才能检查出不顺随的地方。随着动作的熟练,可以加快速度。
转关折叠处要慢,体现出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留恋缱绻,过了转关处,就要加快速度,当运劲到落点时快。快慢相间也是人的天然本能,既是保健的需要,也是技击不可少的。
三、对称协调,姿势圆满
做到这一点,要注意五个方面
一是意欲向下,必先寓下。
二是意欲向左,必先右去。
三是前进之中必有后撑。
四是上下左右,相吸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