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陈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练习陈氏太极拳分两个阶段

陈氏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练习太极拳的好处是锻炼身体,太极拳能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太极拳的特点是柔和缓慢,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学习一下吧!

练习陈氏太极拳分两个阶段

练习陈氏太极拳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就是形和气的练习,在练习中要将这两者想结合。

其一,以外形动作引动内气

内气和动作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外形动作可以导致内气活动,内气活动又能催动外形初学时,要按其具体要求力争动作合度,就是遵循陈氏太极拳对各个部位的要求。

运动规律和逐渐的运动标准,寻求和进一步掌握内气运行的方法。先在定势时(如预备式、单鞭等)思想专一地按照陈氏太极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来对照。目前出版的一些太极拳书中对此都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在详述。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静可放松,松也可入静,两者相辅相成,相辅而生,放松可以缓解精神疲劳。

其中介绍的虽然比较具体,就是尺度较难掌握。例如;松肩,究竟怎样松?松到什麽程度;含胸,究竟怎样含?含胸过了影响塌腰,含多少为过?这不是象木工,指出准确的尺寸。在古拳谱中说:“只可神会不可言传”。

说明对于这些细节用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需要身教口授,可是多数太极拳爱好者没有理想的条件。因此我们须用辨证的态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为什么陈氏太极拳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作了具体的规定?目的是心气下降,气沉丹田。

明确了这一点,定势时体会一下,如果感到心气下降,气沉丹田,就说明,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已合格。如果感到重心不稳,气向上浮,便可以检查一下,看是哪个部位做得不合格影响了气沉丹田。然后调整一下,以达到气沉丹田为止。

用这种方法作为自我检查的方法,就方便掌握陈氏太极拳的要领,以及更容易掌握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在定势时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能使“心气下降,气沉丹田”。

运动时再按照陈氏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周身骨节依次排开)及其对身法的具体要求和手足运行的路线进行练习,可以导致内气出入丹田,按照具体不同的动作变化,动如流水地循行周身。

陈氏太极拳的要求比较严密,初学者往往会顾身不顾手,动作不协调,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用太极拳的术语来说,就是动作中产生了“丢”和“顶”(过者为顶、不给者为丢)。

陈氏太极拳要求按其运动规律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运动中产生了丢和顶,就直接影响了内气的运行。所谓下功夫,就是不辞劳苦地走拳架,细心揣摩,对照遵循法则,逐渐缩小运动当中的误差。

运动误差越缩小内气的流量就越能增大。并且受到的阻力减小,动作能够按其法则基本协调,内气则可以勉强贯通。

其二,以内气催外形

动作基本协调,内气能够贯通,运动则产生了质量的变化,即从以外形引内气阶段过度到以内气催外形的阶段。古拳谱中说:“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

意识指挥,内气贯通使肢体较为系统的运动体系,一处动,百骸皆随,一处静全体皆静。到此阶段,练习陈氏太极拳一些要求和法则已经是不思而得,不会出现明显的顾此失彼的现象和运动误差。

但这种体系在技击当中还不能完全适应,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乱套,因而在此基础上应继续下功夫巩固其运动体系,使其在任何干扰下,都能顺应客观条件的变化,成为“撞之而不开,破之而不散,浑然一圆”的运动体系,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学习陈氏太极拳的要领

一、注重盘架练习,规范动作结构

盘架是传统太极拳综合训练的一种方式,把太极拳单练的各种功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犹如书法中的笔画练习,通过盘架子,把一笔一画组合成一个个完美的字体。

太极盘架中的每一式乃至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渗透着太极阴阳哲理。初学时主要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盘架练习后,套路已熟练,这时就必须侧重于姿势的正确,这样才能产生内气,发挥健身及技击上的效果。

陈式太极拳的技击效果是非常强的,得益于当中超强的内功爆发力。

二、注重身法调整,讲求周身放松

初练太极拳,要注意身法,不应要求过高,操之过急,首先必须在放松上下功夫。“放松”,就是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自然协调地松开,气沉丹田。为了使骨节松开,抻筋拔骨,可选单式动作反复练习、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

要掌握每一招每一式的来龙去脉,明确每式在身法调整运动中的虚实、开合、方位、角度和手足的运行路线等等;掌握动作虚实的变化、松紧的转换、运行的轨迹,让动作时刻处在圆弧形运动之中,力争做到姿势柔软,舒展顺随。

1/1页
太极拳视频陈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