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的拳架要点
练习陈式太极拳的拳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练习起来也是比较难的,所以了解陈式太极拳拳架的要点也是非常必要的,有利我们掌握其精髓。那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陈式太极拳来看看吧!
陈式太极拳的拳架要点
1. 在练习陈式太极拳的时候,头顶正,不可以歪脖,不要仰脸,也不可勾头,眼睛要看着前方,下颌微向里收。
2. 注意含胸,这有助于背部的脊柱放长。臀部下敛(但不是指重心下坠),不可突出臀部,有助于尾闾中正。于是,相应于头部,就有了上下对拔之意。
3. 四肢自然舒展放长,注意不可完全伸直,应该让关节保持适当弯曲。手臂做上举动作时,千万不要忽视沉肩坠肘。
4. 练习者的掌心微凹,手指不可曲拢,也不可完全伸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劲能够放长,到达指尖。
5. 运动时肩,肘,腕要节节贯穿,才能够收放自如。腰部为全身主宰,犹如机械装置中的主传动轮轴。两足则是人身体的根基,就象一棵大树的树根,树根如果不牢,遇到大风就容易被吹倒。
6. 应当时时留心的一件事,沉胯开裆。实际上,沉胯则自然开裆。做到开裆,劲就可以沉下去。
7. 从身法整体角度看,务必要做到三合,即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上下照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周身运动时成为一个整体,要知道太极拳的螺旋缠丝劲是周身的协调运动,应当避免做动作时顾此失彼。
陈式太极拳劲路的要素
一、陈冲太极拳劲路的要素
怎样能做到整体螺旋缠丝以造势出劲路呢?无真中正,即无真平衡,当身上没有挂力,必然无安舒之感,就会产生向上的撑与轻。
没有向下的松沉与向上的撑轻,便无法产生真正的空胸实腹,以及分配到两腿两足两腰胯的真正的虚实变化。故无真中正即无真虚实。
无真虚实,必然不能使肢体运动与呼吸同步,既影响呼吸的顺畅,也无法实现虚实的佳转换,无虚实的佳转换,也就无呼吸的内动外行。故无真虚实即无真呼吸。
无真呼吸,即无法实现内动与外形的完美结合,即不能周身一家,不能周身一家,便处处散乱,便无法形成专注的意念。故无真呼吸即无真意念。
无真意念,便无法恰到好处指挥身体,即不能以心令气,以气运身,也就无真正的整体螺旋缠丝。故无真意念即无真缠丝。 无真缠丝,便无真开合,必然不能真造势,也就无真劲路可言。
故,陈氏太极拳,乃至所有太极拳,其劲路修炼,必然要求同时满足以上五个要素,即真中正、真虚实、真呼吸、真意念,真缠丝。
总之,太极拳,以中正为依托,以虚实转换为枢机,以呼吸为引领,以意念为指挥,以缠丝为开合,节节贯穿,周身一家,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织中,恰到好处地借助自身重力及地面反作用力,实现用意不用力,以形造势,以势生劲。
这其中,虚实转换尤其重要,否则,变转不灵,便是双重,“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否则,必然“率皆为人所制”。
二、劲路的目的在于造势
譬如一根有弹性的橡胶管,将之按某一方向拧转,使之盘旋曲折成一根弹簧,然后松开手,它便自动展开,恢复形变,即重新变直,变长,变匀称,变鼓胀。我们将盘旋曲折的过程叫顺缠,将重新展开的过程叫逆缠,从这个意义上看,顺缠是真缠,内合而柔蓄,逆缠是解旋,外开而刚发。太极拳的劲路,说到底,就是这样一个盘旋与解旋的互变过程。
换句话说,太极拳就是这样一个以形生势,以势运劲的造势艺术。 所以,太极拳又称十三势,其套路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起势,运势,用势,收势的过程。与人较技,也全在以势合势,以节击节,借人之力,顺人之势。
故拳论有“得机得势”四字真言。 什么是势,《孙子兵法》回答很明确:“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与此不谋而合,拳论云:“棚劲义如何,如水负行舟。”棚劲是太极拳的母劲,其如水负行舟,与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同为造势,一目了然。 陈氏太极拳始终强调,劲路的目的是造势,即以形生势,以势运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