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太极拳 如何学孙式太极的四大劲力
周身一家,内外
习练孙式太极拳,练至周身一家,内外合一,已有很高的造诣,已具个人习练之能事。到此地步,已达《孙式太极拳经歌诀诠解》所说“举步轻灵神内敛:举步周身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在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简言之,即澄甫师祖在《孙式太极拳术十要》所概括的“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当然,要炼到周身一家,必须腰有功,才能贯通上下;要达到内外合一,必须修养精、气、神,而这二方面,前面已论述,于此不再重复。
这里只再强调二点,一是拳艺至此,已是以心意为主,其状态是:外面的身、形、腰、顶,r8部的精、气、神、劲,
无不合于规范,凡有动作,皆是以意为之,不在于外,而在于内,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有进即有退,有起即有落,摺叠.转换,顺遂如意,急缓相生,蓄发俱能,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一开无有不开,一合无有不合,而又动中寓静,开中有合,开合有致,动静有方,可显可隐,可沉可轻,周身夭矫不群,如迸龙、翔凤,将展未展,似松非松,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有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之势,尽是一派大家气象。
二是孙式太极拳艺所要求的周身一家,内外相合,它涉及到阴阳对立统一的诸多方面,细分约有上下、内外、大小、左右、进退、起落、动静、开合、刚柔、虚实、攻防、粘走、松紧、收放、缓急、形神、呼吸等繁富内容,而它们又大多不是单一的表露,而呈现出交叉、综合的运用特点,这就远非浅学者所能测其堂奥,必须潜心研究,细致揣摩,日久方能领悟,年深才获成功.
身怀八法,脚踩五步
孙式太极拳的理论很深奥,功法很完备,结构也相当严密,八法、五步
合称“十三式”,就是孙式太极拳表示的方位、运行的劲路和有效的技击手段。所谓“八法”,亦称“八劲”,即指拥、捊.挤.按、采、捌、肘、靠八种方法和劲路,它含四正四隅八个方位。
四正是北、南、东、西,四隅是西北、西南、东北、东南,这正合于后天八卦图,北棚、南捊、东挤、西按、西北采、西南捌、东北肘、东南靠。简言之,即使拳路和劲路照顾到四面八方,而不偏向于某一处。
“五步”,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种步法。就五行说,前进属火,后退属水,左顾属木,右盼属金,中定属土。其中又有五行生克说: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因此《杨谱》有“怀藏八卦,脚跐(踏)五行”之论,后来又有拳家加上"头顶太极”一说,也很有道理,孙式太极拳本来处处不离阴阳,因此“头顶太极,身怀八卦,脚踩五行”的概括与说明,是合于孙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的。
需要说明的有二点,一是太极图与地图方位相反,地图是上北下南、右东、左西,而太极图是上南、下北、右西、左东。
二是孙式太极拳的技法千变万化,不可能用五种简单的生克关系来概括,只要时刻不忘阴阳变化的理论就行,然而五行步法却不可不知。所谓五行步法,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的步法。试以自身为中心,站立之处属土,由此向右行,右属金,此即土生金;由此向后走,后退属水,此即金生水;由此向左走,左属木,此即水生木;由此向前行,前进属火,此即木生火。这就是五行步法,一般称此走生门,走生门,则很顺畅,很快。
现在散打与武术比赛,绝大多数参赛者都是左脚在前,固然这与个人习惯有关,但是却不合五行步法走,很别扭,也快不起来!
1、棚劲
搠为八法之首,有撑开之意,《杨氏九诀》之“八要”:“掤要撑”,《十八在诀》:“掤在两臂”,《十三行功诀》:“拥手两臂要圆撑”,讲得都很清楚明确。
掤的对应窍位为会阴穴,属肾经。孙式太极拳走架子及推手与技击,无时无刻可离开此劲。拥劲产生于气劲,使周身气满而圆活顺畅,则如同充气之橡皮轮,既有防御之能,亦有反动力之弹性在,则攻防两宜,粘走相随,运、接、蓄、发都能顺遂如意。
掤犹如一道防线,进可攻,攻中有守,退可防,而退中有攻,并可借以探听对方之虚实,借以化人发人。
然搠劲之用,非用手臂,须用腰腿劲,加以意气,方能奏效。搠之用有单臂掤、双臂搠之分;搠之地点,以人之关节或拗处为好。
搠之先,可先用引劲往后向下微诱,使其劲出而显出焦点,再借其劲而掤发,则成功无疑。发掤劲,眼睛亦须专注,否则不能克敌。
2、捊劲
撮有拉回之意,为拥劲反方向之劲。捊的对应窍位为印堂穴,属心经。捊时一手沾人腕部,一手粘人肘孙以昭演示提手上势臂,振向己之两侧偏后处。撮时可用掌缘近腕处捊,亦可用手掌振,视需要而定。
撮时应注意的是:一则方向不可用直线,以用30。左右之斜角为好:二则捊之前,须用搠劲,掤则对方必起抗意,然后捊自得势。
功深者,拥、撮之劲转换变化,至微至细,不但旁观不易辨明,即身受者亦难以觉察。掤.捊变换,也就是粘走相因,阴阳相济之意。
撮时还要注意手要轻(见《杨氏九诀》之“八要”),并将己身之腰腿略上升,当拥至胸口之前,人背己顺之时,即坐腿松胯,转腰而撮发之。眼神亦须注视,精神勿有一丝懈怠。
3、挤劲
挤为补助掤劲之劲,是乘势前进之劲,亦可谓联合之搠劲。挤的人体之对应窍位是夹脊穴,属肝经。使双手之劲,交叉聚焦于一点,则掤的度数自然增加。
挤劲,是以小臂肱部挤击对方之身体,不可过高或过低,此劲生于对方捊己之后,有顺势之能。右手挤,进右步;左手挤,进左步。如不进步,则将臂伸直,对其后肩挤之。
挤亦可用于人靠之后。挤时,不能仅用手臂之劲,须用腰腿劲,加以意气,其姿势应求圆满,勿生棱角。当顶悬身正,沉肩含胸,收住尾间,上身勿向前俯,免得失去重心。
此劲近于攻,与采处于相反一方,亦可用为采之预备招数。挤劲用法得当,其势甚为凌厉。惟初学者,推手时大半缺少挤劲,致使对方少了威胁。
4、按劲
按劲甚为巧妙,变化亦多。按有按兵不动之势,有听劲之用。按的人体对应窍位是膻中穴,属肺经。按之劲为下掤劲,有沉的功用。在沉劲之内,含有牵动之势,可使对方足根浮起。
按劲变化甚多,按而向前进,则为掤劲:按向左右,则为撮劲;
按而合之,则为挤劲:而用按得势,则成为放劲。按之特点,有粘定而不使逃脱之能:且按中又藏有手指之功,为孙式太极拳擒拿法之一,因而按有单按、双按之分,以掌根为主。
按以顺步为得势,按中不仅有开合之意,并要含有由上到下、由前到后之一立体圆圈,如仅直按,既无效,又易为人所制。还有,按之开合,须手足相应,前进后退有升降之势。功深者用按法,以起步为虚,落步为实,虚为引,实为发。
按之时间亦需注意,不可过快,过快易被人借劲。当借腰腿之前伸,蠕蠕而动,人必觉受制而无所施为了。至于按的身形与神气的要求与挤相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