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太极拳的继承中得到什么启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的养生武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太极拳的好处能够延年益寿,太极拳教学体系不断地完善。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了解一下太极拳今后的发展。

太极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中得到什么启发

自然界是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太极拳的诞生就是将小宇宙与这个大宇宙相结合。

世上任何事物都一直在变化着。太极拳先出自陈家沟,经过杨露禅这个关键性人物将太极拳从中原的山沟带到全国的文化、政治中心北京,太极拳才真正面世。

以后各式太极拳的衍生都与杨露禅有密切的关系。杨式太极拳在后人中也有不同的式数套路和大同小异的风格和练法。有些人加以较大的变通,产生了新的流派。这是合久必分的社会发展规律。

今后无论太极拳如何改变,其套路和思想都有前人留下的影子。

从起式到收式,动作编排的思路都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所变之处,是某些招式动作风格特点的不同,内容则基本一致。然而太极拳理论只有一种,任何流派都基本恪守,万变不离其宗。

流派应让其客观存在,并沿着不同流派自己的风格特点更向前发展。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更加分化,这并不足为奇。从分析各流派太极拳的异同中,也可以得出一个结

论它们的理论与实践都有极大的同一性,殊途同归,有着综合提高的基础。经过近300年的分化发展,太极拳完全可以在承继各流派传统精粹的基础上把各家融汇一体,形成现代统一的太极拳术。

这个现象也符合了社会的发展规律,太极拳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变化的标记。

近40多年来产生的66式综合太极拳进而在20世纪70年代编出48式太极拳,80年代末编出42式太极拳就是一个进化的信号。

太极拳的理论来源

太极拳的理论来源

1、把拳术与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相结合

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有机整体,易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无一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人的生命运动,其本身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

易学认为,凡是属于温热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活动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阳的范围;凡是属于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静止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阴的范畴。

而太极拳就顺从阴阳变化之理,在一招一势运作之中,阴中含阳,阳中具阴,阴阳互变,相辅而生。

2、把拳术与中医学中的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将气功运用于拳术之中

中医学中的导引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发明的一种养生术。主要是通过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体运动,使人体各部血液精气流通无阻,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

导引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即把意与形相结合,使心脏生理正常,从而引导血气于身畅通。

中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心为神之居,主掌血脉运行,对人体各个脏腑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宰,人人身上重要的脏器,位于五官之首。

五脏主藏精气论中以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肾藏志,脾藏意。人体全身的血液依赖于心脏的推动作用才可以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因此,陈王庭在创造太极拳时,把始祖陈卜所传授下来的一百单八势长拳等状术与中医的导引相结合,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使形体的运动符合并且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

演练太极拳可使心气旺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的一切功能正常发挥,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起到练拳养生的作用。

否则,会使演练者气血不足,引起推动血液运行循环的力量减弱,脉道堵塞,产生病变,不利于演练者的身体健康。

吐纳,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所发明的一种养生术。吐,即从口中吐出,意为呼气;纳,即收入,意为吸气,由鼻孔而入。吐纳术就是呼吸之术,通过口吐浊气,鼻及清气,吐故纳新,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

肺脏主掌呼吸之气,呼吸功能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人体在一生之中,需要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消耗掉大量的清新之气(即氧气),产生出大量的浊气(即二氧化碳)。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全靠肺的呼吸、吐纳功能。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