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拳视频

太极拳 浅谈太极定桩的四大分类

太极桩功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也是习武之人必练的功法,我们今天学习太极定桩的四大分类。太极拳的特点是稳打稳扎,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是提升太极拳境界直接、有效的方法,下面随着太极拳练习一下吧!

浅谈太极定桩的四大分类

练太极桩功是非常辛苦的,只要能练好桩功,将桩功练活,就能快速入门,并提升太极拳境界。

(1)太极桩

站平行步,即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腿屈膝半蹲,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臂在胸前捧圆,指尖相对,约距10厘米。目视两手之间。

要求立身中正,头正悬顶,下颏微收,沉肩垂肘,松腰敛臀,膝脚相对。呼吸自然,意守丹田,心静,体松。

练习太极桩功能训练腿部力量,同时还能使我们快速入静,提高修炼者自身修为。

初练时,可先站3分钟,休息2分钟后再站,共做3组,即3分钟×3组。以后可增至5分钟等,以腿部感到酸胀为宜。

(2)开合桩

该桩乃静中小动,站平行步(同“太极桩”),两腿自然伸直,从太极桩动作开始,两手五指指尖相对,徐徐向外拉开,使两臂与胸部连成大弧形,如抱大球状,目视前方。然后,两腿缓缓屈膝半蹲,重心均落两腿之间,同时两掌向内相合,与头同宽,掌心相对,指尖朝前,目视两掌中间。

要求开吸合呼,起吸落呼。呼吸要深、长、匀、细,动作要柔和、饱满,开时似两手中指指尖系细橡皮筋向外柔缓地拉开,很好地体现“运劲如抽丝”;合时好比挤压打足气的大气球一般。

(3)升降桩

该桩亦是静中小动。站平行步(同“太极桩”),两腿自然伸直。“升”时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微下垂,手心向下,指尖向前。“降”时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同时下按至与腹部同高,两掌与两膝、两脚均相对。目随手而动。

练习太极拳桩功要求呼吸配合,两者之间完美结合,可避免气喘吁吁的现象,同时还能增加肺活量。

要求呼吸为升吸降呼,上下肢配合为举臂伸腿,按掌屈膝。一升一降为1组,动作升降要有水涨船高、水落船降的感觉,或升起时好像把一根下端踩脚下,上端系于手腕的细橡皮筋拉长扯起似的;降时则似欲将漂浮水面的一块木板按入水中那般。初练时,可先练3一5组,日久递增。

(4)抱球桩

该桩亦是静中小动。站平行步(同“太极桩”),两腿屈膝半蹲,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右臂屈抱于胸前,右掌心向下;同时左臂屈抱于腹前,左掌心向上,两掌心上下相对好比在两臂和前胸之间抱着一个大球一样,当然这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3一5分钟后,左右臂互换。

要求抱球时应心静、体松,尤其肩部应松沉,肘部略低于肩,形成沉肩坠肘。手腕、前臂同胸部之间应有20一30厘米的距离,即抱捧圆球,勿抱过于近身的扁球,呼吸自然。左、右互换一次为1组,初练时可先站1一3组。日久渐增。

练习桩功的意义

以养生为主的桩功,一般被称为“养生桩”。纵观所有养生桩,我们会发现他们不无例外都是在松中求养生,李紫剑先生将“养生桩” (医学桩)称为“松桩”。

他这样描述松桩:“松桩修证的方式是站好桩架,筋骨舒展,肌肉蓬松,长时间保持功架功态,静态守恒即可。”可见养生桩的一个核心的特征就是“松”,是在“松”中求养生。

而对于诸如内劲一指禅等这样的一类养生桩,其马步站桩对体力的消耗比较大,下盘很紧,看起来核心要求是紧,这其实也是在强调松这类功法里面,马步站桩紧的是下半身,而不是上半身的紧。

事实上上半身的姿势与用力是相当自然的,功法的精妙就在此处,下半身紧了,上半身自然就松了。以下半身的紧反而更加衬托出或者强化了上半身的松,而内劲一指禅站桩的目的就是要求上半身的松。

我们可以从太极拳的中医的角度去看,站桩的松是可以养生的。

中医认为,人身有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人身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联系的通道就是人身上的这些经脉,倘若人得了病,势必会影响到经脉中气的运行,或气虚,或气滞。总而言之,有了病,则相关的经脉就必然不畅通。

1/1页
太极拳视频太极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