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 太极资料

太极资料 太极拳发劲的四个基本特征

太极拳发劲的两肩之“沉”,外形反映也可能明显或者很不明显,但再不明显也是不可能出现两肩耸起的。当然,两肩的“沉”,是发劲时尤其的松沉所被动引起的十分协调的“沉”,故意的主动的“沉”对于发劲是帮倒忙。

(四)撑

太极拳发劲的重要关键之一是“沉坐”,然这“沉坐”必需是“后撑”的“沉坐”。如果“沉坐”没有“后撑”,“气沉丹田”的力量是极难往下送的,由脚上传的力量也是不可能传送向手的。

有的人将太极拳发劲的动作说成是手与背“对拉”,或者说成是如同“急刹车”身躯将手拉住,这种说法虽然也反映了发劲时身躯是后撑的这种情况,但陈述得不够准确、清楚,有的人因此将这种陈述理解为是手与背同时相反的“对拉”、有的人将这种陈述理解为是手先往前再背部向后急刹车似的“对拉”。

而如果是这样的“对拉”那就不是太极拳的“对拉”了。因为其一、太极拳的“对拉”是属于向四面八方“圆撑”的“对拉”,不是单一相反方向的“对拉”。因此所谓“对拉拔长”是一种片面的不准确的提法。

其实,太极拳古拳谱《十三势行功心解》之“支撑八面”已经包含了四面八方“对拉拔长”的意思同时还存在着对于错误理解为单一相反方向“对撑”的防止了。其二、太极拳发劲的“支撑八面”,虽然在骤然的瞬间是同时的,但腰骶的后撑是“因”,其它的“支撑八面”包括对于攻击目标“专主一方”的发劲是“果”。

就是说包括对于攻击目标“专主一方”的“支撑八面”都是因为腰骶的后撑才发生的。其三、精确地说,自己也完全能够感觉到,时间上是腰骶的后撑为先,包括对于攻击目标“专主一方”的其它的“支撑八面”为后。如果搞不清楚这样的关系,那是不可能有真正太极拳发劲效果的。

太极拳发劲首先后撑的部位是骶骨之上的腰脊部位。因为在这一部位后撑容易使得身躯发生力量“如练”向上传递的反应。我体会到首先后撑的骶骨之上的部位如果位置越低,身躯能够放松的部位就可以越低、身躯能够放松的范围就越大,并且后撑的外形变化也越小,甚至可以出现只有感觉而没有后撑的外形了,从而发劲的效率就越高、效果就越好。

因此,这一部位好能够在第四腰椎之下、骶骨之上,就是在中医督脉“腰阳关”穴之下,如果感觉能够在第五腰椎之下更好。第五腰椎之下至骶骨其实只有一块椎间盘了。当我有这种感觉时,我感到《十三势歌》里的“命意源头在腰隙”之“隙”字真是用得太合适了。

然而,在发劲水平尚低时,第五腰椎之下与骶骨之上这一部位是做不到首先后撑的,往往是腰曲前曲的部位(悬枢穴部位)首先后撑,有的甚至还要高,当然,首先后撑的部位越高,发劲的效率就越低、效果就越差,身躯没有放松的部位也就越高、身躯没有放松的范围也就越大。

太极拳发劲往往需要身躯不转动的前移,这种情况称为“拥”。太极拳发劲瞬间往往似乎“拥”与“后撑”同时存在,其实,在整个“拥”的过程中虽然身躯都存在“后撑”,但发劲的强烈“后撑”是发生于“拥”结束的瞬间。也就是说,在“拥”的过程中是属于还没有发劲的时间。

现代有的人所谓太极拳发劲则是发生在“拥”的过程中,受到这种“劲”攻击的人就会有明显受到重物冲撞的感觉,这种力量的力学实质就是躯体重量与移动速度的乘积,其实是外家拳的发劲。太极拳的发劲则是或者有难以阻挡的弹性感觉,或者就是被鞭子抽击的弹性感觉。

太极拳发劲的“后撑”是轮流依次“如练”向上传递的,因此“后撑”是“如练”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把“后撑”说成仅仅是“命门后突”,以为仅仅“命门后突”就能够发生力量,这是不可能的。这样说的人除了体会上粗心,那就是不懂装懂,或者就是忽悠人。

结语:以上对太极拳发劲的四种基本特征做了详细的介绍,相信对您今后的练习有帮助。学习太极拳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并且要善于领悟,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体会太极拳的发劲的特点,可提高太极境界。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