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身法 陈式太极拳对姿势的要求
胯
胯关节要求松开,胯松开腰腿的动作就会更为灵活协调。运动中两胯始终要保持窝形,谨防胯关节挺直,使气沉不下去,影响身体的灵活性。胯关节不灵动,腰腿就很难相随。以腰为轴心微微转动时,骨盆也连带着微微转动,因为,转腰实际上是转腰胯。
膝
下肢支撑全身的重量,以膝关节负担的量大。因些,膝关节必须有力、灵活。在运动中膝关节是根据腰胯顺逆的运转变换虚实。定势时两膝微向里扣,把裆劲合住,使裆部也得到保护。
弓步时,实腿的膝关节不能超过脚尖,否则力点前栽会失去平衡,另一虚腿的膝关节要微曲,不要挺直,以免影响灵活性。膝关节内有委中穴,“委中穴莫软”是指膝要有劲力但不能直硬。
足
足既要稳固又要灵活。足是根基,根基不稳,步法必乱。两足一动就会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样步法才能沉稳、轻灵。太极拳运动中的开步都是要屈膝松胯,脚尖内扣,足跟里侧贴地面轻轻蹬出,然后再移动重心。
总之,从足跟到头顶,内有五脏百骸,外有肌肤毫毛,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有诗曰:“节节要松,皮毛要攻。周身贯串,虚灵在中。”
如何正确练太极拳的身法
先谈身法正
行拳走架中.要想做到身法正,必须从预备式开始.立项、下腭微收、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松胯、敛臀、目视前方.这都是练陈式太极拳必须知道的常识,勿需多谈。
一旦行起拳来.一定要做到尾间中正和内外三合,这是身法正的重要保证。只有尾间中正,才能“立如秤准.活似车轮”.无论进退转换.才能稳健灵活.支撑八面。
尾间中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腰脊要竖直,要保持”立身中正”。如腰不竖直.尾闾就无法中正.使轴心不稳.不是前俯就是后仰,不是左偏就是右倚。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做到松腰松胯、气往下沉,两腿两脚才能有力,下盘才能稳固,腰腿才能灵活.动作才能随心所欲.舒展大方。
再谈上下随
何谓上下随?拳论云:“腰通脊柱.上与两肩两臂相系.下与两腿两胯相随.上下贯通.手脚相济。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一举一动.眼必随之。也就是整个身法、步法、手法、眼法要有机配合,协调一致。上下相随要特别注意“主宰于腰”和分清虚实.否则上下歪斜.左右摇晃.转体不灵.整体动作不能协调。
陈式太极拳处处是以腰为中心的动作.腰一动周身俱动。拳论云:”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机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陈式太极拳的虚实变化,皆应由腰带动。
俗话说:“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只要做到以腰为轴有序转换.快慢相间.节节贯穿.开合有变.动作才能做到上下相随,周身一家。
三谈意气通
陈式太极拳特别强调心静用意。拳论日:“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吴式的巧密柔化之功,杨式的圆满舒放之长.孙式的开合活步之妙.皆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跟意、气、神有着紧密的关系。
行拳走架要思想集中.头脑清醒,排除杂念,以意识指导动作.意动形随.按照套路规矩.徐徐而行。动作的整个过程.那怕是再小的动作也是由意念引导着进行的。
势与势之间转换方向.变换步伐,上下衔接.看似劲断,实则是劲不断意亦不断。但是用意又不能过强.那样会造成思想紧张.全身不能放松.上下不能相随,节节不能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