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42式太极拳

42式太极拳 如何练42式太极的轻沉兼备

42式太极拳讲究“轻沉兼备”,“虚实分明”。这是行拳走架保持自身平衡的基本需要,也是42式太极拳莫测高深的技击法的基本要素。

如何练习42式太极拳的轻沉兼备

王宗岳提出:“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渺”。历来人们对这条拳论的理解比较含混,解释也差遣人意。

这是因为对于42式太极拳的“轻沉”、“虚实”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作者根据研习陈式42式太极拳30多年的心得体会,在这里偿试给其一个明确的定义和内涵,是否完整准确,愿意求教各位太极同仁和广大的42式太极拳爱好者。

42式太极拳的“轻沉兼备”指双手而言;42式太极拳的“虚实分明”指双脚而言。“轻沉”亦可作“轻重”。因此有“上分轻重,下分虚实”之说。

那么在42式太极拳的套路动作和技击动作中,如何界定两手的轻重呢?

定义如下

一、双腿分撑全身重量时,上升手为轻,下降手为重

如“披身锤”、“白鹤亮翅”的后定式时,左手在下为重,右手在上为轻。

二、两手平行随身体左右转动时,身向左转则左手为重,右手为轻;身右转则右手为重,左手为轻

如“金刚捣碓”第二个动作双手平行右捋;“前趟拗步”转第二“斜行”双手右捋。这时皆身向右转,则右手为重,左手为轻。

三、单腿支撑全身重量时,对应手为重(左腿对应右手,右腿对应左手)

如“金刚捣碓”“金鸡独立”左腿承重为实,则右手为重。单腿铲地而出时,另一只腿为独立承重腿为实。

以往,一些42式太极拳家在谈到42式太极拳的“轻重”、“虚实”时,总是笼而统之地说全身都要分虚实:脚上有虚实,手上有虚实,腰上有虚实,全身处处有虚实。

这种说法不能说是错,但充其量不过是42式太极拳阴阳学说的一种表述,或一种翻版。对于“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渺”的解释之所以历来莫衷一是,含混不清,皆是因为没有弄清太极先贤们的真正用意所指。

说到底“上分轻重,下分虚实”是讲手与脚的配合,是上下肢的协调。练42式太极拳者周身分出阴阳来的根本目的,也是着眼于周身的协调。

孤立地谈身体的某一部分“阴阳”、“虚实”、“开合”、“轻重”充其量不过是造就了一些各自为战的散兵游勇,而找出身体对应部分的轻重、虚实的辩正关系,使之形成一个“集团军”,这样才会有用。

初学者在练习42式太极拳套路时,往往搞不清一招一式中重心是放在哪个脚上,往往是重心放对了也不知对在哪里;重心放错了也不知道错在哪里。

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渺”的原则和和我们确定手的轻重的办法,很容易决定我们的重心该放在前脚还是后脚,左脚还是右脚。初学者当时时刻意求之。

而你一旦摆正了姿势,很容易找到立身中正,力撑八面的感觉。用心体味,则距“周身一家”的目标不远矣。

推手技击中,在被对方施以不同方向、不同质量的外力的情况下,要能始终保持上肢的“轻沉兼备,”、下肢的“虚实分明”。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在激烈的对抗中,周身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而且只有经过平时的刻苦训练。才能达到这种协调。因此在平时的推手打轮中,你的右手转到了上方,那么你的右脚就必须踏实;如果您右手转到了下方,那么你的左脚则必须踩实。

这也是我们在推手中重心前后移动的理论根据。

无论是对于42式太极拳的孜孜追求者还是广大42式太极拳爱好者来说,细心体味“轻沉兼备,”和“虚实分明”,切实弄懂“轻重”与“虚实”的关系的大好处是:可以练一套明白拳。

1/1页
太极拳视频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