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教学 陈式太极拳的内在表现

长期练习陈式太极拳会潜移默化的使我们的内在发生变化,陈式太极拳的好处是非常多的,适当的练习有利我们的身心健康。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陈式太极拳教学来了解一下吧!

陈式太极拳动作的内在表现

虚领顶劲

陈式太极拳虚领顶劲是身法要领之一,人们在打拳顶劲领起的时候就会感到精神百倍,气质非凡,所以说练拳练功是非常重要的。

陈式太极拳虚领顶劲是身法要领之一

虚领顶劲做的好,一是精神饱满,二是活血通脉,三是身法拉长,四是灵活敏感,总之有利于练习太极拳松活弹抖的劲力。

我们试看,在任何动物在搏斗时,首先都是先把头部抬起,表现出强壮好斗的心态。太极拳所练者,气也,神也,如顶劲不领起,毫无生机可言,则练功行拳无法做到“活泼泼毫无滞机”。顶劲领起虚灵不昧,则无迟重之虞。

久练太极拳者,功夫到一定程度,头顶上总有一种若隐若现若在若逝的上提感觉,顶门雾照,精神自足,丹田饱满,下盘实而轻灵。甚至感到一股力量自头顶贯下的感觉,这是虚领顶劲的一种程度。

含胸塌腰

想练好陈式太极拳就要掌握陈式太极拳基本的知识和要领,动作要领是学好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和根本,行拳练功明拳明理,练习规则严格遵守。

含胸塌腰其主要的要领,表现为开胯屈膝的同时胸脯向内微微含住,使其胸部肌肉完全保持放松状态,腰胯内敛,心气下降,腰劲自然下塌。

含胸与塌腰实质上是栩辅相承、同时进行的。只有含胸,腰劲才能自然下塌,周身血脉流畅无阻,要塌腰,必定含胸。两者不能分开进行,而要互为前提,互为照应。

练习太极拳,含胸是表明劲要合住,力能贯足,劲含的住,力才能不散,如果胸部外挺,必会引起气拥胸表,呼吸不畅,致使身体上重下轻,脚跟浮而不稳,重心偏差。

浮,重心不稳。含劲要四面包涵住,却不是紧紧收闭,而要“胸虚如磐”。《拳论》说。“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如磐折如鞠躬形,是谓含住胸,是为合住劲,要虚。”

“胸间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不可有心,亦不可无心。自华盖至石门要虚、含住,不可令横气填于胸中。”“胸膈横气卸到脚底,即不能,亦当卸至丹田”。

也就是说在气未能贯注周身时,即使不可能下沉直达涌泉穴,也要沉入丹田。久而久之自能周身贯通。 那么为什么要在练习拳时讲究塌腰呢?塌腰不可弓腰,弓腰成驼背,经脉、骨骼弯曲受压,气血不通,塌腰又不可软,软则失去灵劲活劲。

《拳论》说:“腰为上下体枢纽转关处,不可软,亦不可硬,折其上方得(折其中的意思)”。塌腰时,“腰劲贵下去,贵坚实。”

“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似上下两夺之势,其实一气贯通,并行不悖”。 含胸塌腰,有利于周身骨节放松开张,身体能够保持重心下沉,稳固坚定,同时丹田内气容易上下自如,上至百会穴,下沉丹田之气也可顺利达于涌泉。

陈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

一、动作缠绕,式式相连

就是运动如缠丝,在缠丝运动过程中不得断劲。断劲有了空隙,失机失势是病。因此,在运动中一式结束,要用折叠手法转换接下一式,使动作之间没有断续处。

二、刚柔相济,快慢相间

初学太极拳一定要求慢,动作慢了才有建立动力定型和纠正姿势的机会,才能检查出不顺随的地方。随着动作的熟练,可以加快速度。

练习陈式太极拳24式要掌握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特点,在实战练习中,需做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穿插到快慢之间。

转关折叠处要慢,体现出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留恋缱绻,过了转关处,就要加快速度,当运劲到落点时快。快慢相间也是人的天然本能,既是保健的需要,也是技击不可少的。

三、对称协调,姿势圆满

做到这一点,要注意五个方面,一是意欲向下,必先寓下;二是意欲向左,必先右去;三是前进之中必有后撑;四是上下左右,相吸相系;五是对拉拔长,曲中求直。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