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演练需重心转换灵活

太极拳是一门在健身和技击方面都能起到良好作用的优秀内家拳种。它以柔和轻灵、心静神宁、动作圆活,处处都带有弧形,上下左右缠丝连绵,以腰为主宰,一动俱动,意气贯注,气沉丹田为演练风格。

主要分为陈、杨、吴、武、孙等五大流派,而陈式太极拳则是各派太极拳的始源,且在其几百年的发展中,世代沿袭,历久不衰,并在各式太极拳中,独留其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蹿蹦跳跃、松活弹抖的特色。

陈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各式太极拳虽然各有特点,但都是以太极阴阳之性、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为理论基础的。

作为各式太极拳之始源的陈式太极拳,有其独特的风格,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导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

通过旋转脊背带动上肢旋膀转腕,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丝中形成内外相合、节节贯串的外在形态。

陈式一路的特点是:以柔为主,发劲为辅,柔中寓刚,以意行气,缠丝连绵。陈式二路拳的特点是:以柔入手,以发劲为主,刚中寓柔,螺旋缠丝,贯穿套路始终。

陈式太极拳种是以缠丝劲为灵魂,以内劲为统驭,对周身各部位以及意、气、神都有不同的要求。

因为缠丝劲是粘化、牵动、进通的核心,运动没有缠丝劲,则失去了化劲,也就失去了半化半进、明化暗进、即化即进的缠丝劲技巧,“一兴动,轻重、刚柔俱发”就是对缠丝劲的真实写照。

内劲产生的根本则在于内气的运转,其基本原理的精华所在则是丹田内转法,即在演练套路中意注丹田,以意领气,气沉丹田, 然后取逆腹式呼吸法,以真气带动,调动丹田内转,丹田内转又带动全身的螺旋式运动。

这种以内气运转带动全身螺旋劲的运动就是丹田内转的实质。正所谓“ 一气贯穿,周身一家”,而且,“内不动,外不发”。

明白了陈式太极拳是以丹田内转运气、以内气催动外形的螺旋运动,并以缠丝劲为灵魂、以内劲为统驭这一拳理特点之后,围绕着这一核心而产生的诸般演练风格就尤为重要了。

陈式太极拳演练中的“静、气、意、神”

首先,练习太极拳时要洗心涤虑,做到“静”。因为只有做到静,才能在以内气催动外形运动时做到上下相随、连绵不断。

如果心中不静,真气的运行就会发生停滞,动作就会僵硬脱节,不能周转自如;只有做到了静,才能细细揣摩动作要领,从而使得周身放松,更好地调整身法、姿势和动作。

只有周身放松,使得气血输通,不用僵力,重心转换灵活,发劲时才能充分发出弹抖之劲。就动静而言,陈式太极拳讲究通过“静中求动”达到静中有动。

即身体处于相对静止,同时要求意气周流,呈外静内动之象,具体体现于练拳的预备式和收势。陈式太极拳还讲究通过“动中求静”达到动中有静,即肢体运转时,内意要专注守一,内气要平缓如一,呈现相对的内静。

在演练整套太极拳时,人体“由静而动,动而后静”的状态被认为是静极而动、动后而分,终成为千姿百态的拳式,然后“动极后静,静之则合,复归太极”。

其次,练习太极拳要在入静的基础上,注重内气的运用,这样才能达到“以气助势,以气助力”的目的。

练习太极拳要在入静的基础上,注重内气的运用

在陈式太极拳中,内劲产生的根本在内气的运转,而其基本原理的精华所在则是丹田,故有“气沉丹田”之说。从技击作用方面看,意识支配气息下行及躯干各肌群的向下松沉,可通过腹部的充实将这种松沉向下传递至两腿,使动作姿势有下实上虚之感,从而加强动作的稳定性。

在发劲时,以松沉感通过胯、膝、踝的节节松沉下传,可加强脚的蹬地力量,使人体获得与地面相对运动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

从动作演练方面看,意注丹田气,使丹田内气充盈,可为发动丹田内转打下基础;要求入静,全身放松,可使真气充盈丹田,然后以外呼吸调动内呼吸,以真气带动腰脊转动继而带动全身螺旋运动。

丹田内转 不是一般孤立的动,也不是静坐求内动,而是真气内转与整个身体一起动,动功与静功在身法端正基础上的相互结合。

当体会到“气沉丹田”的感受时,即为气感入于丹田,然后进一步练习加深气感聚集度,再配合“缠丝劲”、“抖劲”、“十字劲”类动作的练习,引气感运行周身,锻炼以气感突然由丹田放射性地浑身爆发出来,瞬时又聚回丹田。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陈式太极拳的松活弹抖。

用意是陈式太极拳理论的突出特色,用意的作用在于把意念集中到先定的身体部位上,并能在练功过程中排除杂念,体会体内气息流动的感觉,有意识地继续加以调整,以意识引导这种气感归蓄丹田。

抑或引导它流注身体四肢向外发放做功,使之更有利于发挥意识的功能,收到更好的练功效果。

比如,练动功和拳术时体会空气给身体创造的阻力感,练推手时体会皮肉与对方接触获得的感觉,还可以假设自己是在水中练拳、在稀泥中行进,寻求肢体运动沉、浮、飘荡的感觉或受稀泥阻滞黏拖的感觉。

一方面是以意领气流注运动部位,意到气到,气到力生,引导形体进行动作;另一方面又以意识控制肢体按照严格的动作规范运转,让外形的变化引起呼吸的相应配合,并经长期练习,获得意、气、劲、形的统一,达到所谓“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交融境界。

太极意识是太极拳动作的“神”,故有“意到神传”之说。就陈式太极拳而言,它产生于对陈式太极拳动作本质特征的理解,例如对动作攻防特点的理解,对不同动作劲法特点的理解,对不同动作技法和神形特点的理解等。

由这些理解而成的“太极意识”形成习武者的主导性生理活动,支配着一般心理活动,进而支配肢体运动,达到内意与外形统一,使动作表现出“太极意识”,达到“意”和“神”的统一。

使动作本身的“神”或称“神韵”或“味”通过个体不同程度的演练表现出来。

个性心理特征是区别于他人的气质和性格,演练者将它融入动作,使动作具有独特的风格、气质和性格,演练者的“神”也就艺术地表现出来了。

演练者将自身的“神味”和动作的“神韵”交融地表现出来,就是太极意识“传神”功夫的高境界。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