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的本质之缠丝劲

陈式太极拳开启了太极拳历史,学习太极拳需掌握太极拳的注意事项,我们今天学习陈式太极拳的本质之缠丝劲,缠丝劲是太极拳的特点,也是太极拳的核心,下面随着陈式太极拳练习一下吧!

陈式太极拳的本质之缠丝劲

太极拳的本质实际是太极拳的根本方法,也是太极拳的基本功,由于太极拳流派众多,理论繁杂,多年以来,人们对太极拳的本质问题始终未有一致的答案。

有的人认为练拳要多练习拳架,拳架练好了,就可以健康就可以防身了。

有的人则认为应该站桩,让内气慢慢流动,来练习内功。还有的人主张只练习推手和散手就可以了……对于初学者来讲,听了这些争论便很容易不知所向,身不由己走上弯路。其实,以上争论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并没有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

太极拳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无论太极拳流派有多少,其核心是不变的,其特点大致都是相同的。

形意拳、八卦掌是与太极拳齐名的两大内家拳。它们的本质就很清晰,没有那么多争论。形意拳的根本方法就是“三体式”。该拳的各种哲理都蕴含其中,各种动作都是它的演化。所以,有“万法出于三体式,三体式是万法之源”的说法。

八卦掌的根本方法是“走圈”;八卦掌的核心思想是游击战术,即“走”。只有练出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使练习者不断提高,才能在技击中体现此种拳法的技击特点。

陈式太极拳素以刚柔相济,四两拨千斤,发劲迅猛等显著的技击特点闻名于世。要想练出这样的特点,使内功提高,就要清楚什么是陈式太极拳的本质。

修炼太极拳要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熟悉缠丝劲的特点,这样更有助于提升太极拳境界。

陈王廷的《拳经总歌》第一句就写有“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陈鑫的《太极拳缠丝劲论》第一句就说到,“太极拳,缠法也”。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陈式太极拳的每招每势都离不开缠丝劲,都是在缠绕,都是在螺旋运动。

每一势的蓄力,每一势的发力都是在走弧线。就连丹田内转,内气的运行都在做旋转运动。

只有以缠丝劲为基础和核心,才能使内气达于全身,才能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才能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高度灵敏的境界;只有以缠丝劲为基础和核心,才能处处圆活,处处切线,以螺旋旋转化解掉对方的力,从而达到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境界。可见,缠丝劲才是陈式太极拳的本质。

学习陈式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一、贵用意,尚行气,戒用力

陈式太极拳重内不重外,重意不重形,重气不重力。练习和运用缠丝劲,首先要培植和运用内气。

要用意念引导内气在肢体中作螺旋形循环运转。有少许的意念就行,不要强缠硬扭。

如果过分注意外形的缠扭,则易导致气血滞涩,使肌肉、关节甚至内脏受损,应像陈鑫说的“轻轻运行,徐徐停止。意念运以微细,毋使波澜忽兴”。

由此可见,练习缠丝劲一定要注意适度原则,切忌伤到自己。

二、腰为枢纽,手足相随

缠丝劲以腰脊命门穴为枢纽,上通手指,下通足趾。行功时,身体同侧手足的缠法一般相同:右手如是顺缠,右足一般也是顺缠:右手如是逆缠,右足一般也是逆缠。左侧手足也如此。

比如“白鹤亮翅”式,右侧手足都是由收劲顺缠转为出劲逆缠,左侧手足都是由收劲逆缠转为出劲顺缠。

陈鑫曾说: “腰是上下体之关键。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又说, “上面手如何运,下面足如何运”,“中间有腰随手足运,上下一气贯通”。

1/1页
陈式太极拳视频太极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