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走架中的变易和不易

我本人在拳术上没有什么功夫,确实也没有下过什么功夫,我对拳术的研究主要是武学思想、人物、历史和拳理等方面。

但是根据我走访、体验了三十多年的积累,在拳术上,自信还有点见识,也许这也得益于我对历史资料和拳理的研究。有人说我是在自吹。

吹不吹的,见仁见智好了,拳术不是靠语言而是靠实践来说话的。

孙氏太极拳不易的是什么呢?

规矩

如中和、空灵、松静、虚实、中正、平稳、浑圆、三害、九要、三体、圜圆相合、顺逆共生、开合互寓、起落无间、一气贯串等。对这些规矩在行拳时如何体现呢?体现在行拳走架的形式变化中。

孙氏太极拳变易的是什么呢?

形式

形式变化如水,因势利导,没有穷尽。行拳时如何体现呢?体现在虚无的气势中。

所以行拳时,变易中要体现不易,不易中要蕴涵变易的机势。于是就有了行拳的节奏。

变易的难点不仅在于不知道如何去变,还在于不知如何体现变易中的不易。

那种趁自己的私意,自以为是的乱动乱变是天下习武者容易做到的事,自我感觉上似乎很痛快,但是这将使你彻底远离孙氏太极拳的义理,永远都在孙氏太极拳的大门之外。

不易的难点不仅在于对不易的规矩了解不全、掌握不确,还在于不知如何在不易中去体现蕴涵着的无限机势。

更在于,在认识上不能接受“身上似乎什么都没有”地行拳走架。而这种“身上似乎什么都没有”的行拳走架,正是步入虚无的气势之门。

行拳时,表象(形态)上的变易要体现不易的规矩,表象(形态)上的不易要蕴涵无限变化(变易)的机势。

因此,练习孙氏太极拳忌讳两者,一是按照自己的私意,随意地乱比划。二是缩手缩脚,不知如何在变易的形式中去体现不易的规矩。

举例来讲,孙氏太极拳的难点之一,不在于行拳时表象上的灵活进退,而在于在灵活进退时的中正(中轴)、平稳(重心)、浑圆(身势),同时又不失自然、舒展、圆活。

就身体重心而言,上下起伏易,平动难。前后左右晃动易,中直难。

行拳时不由自主的起伏、晃动皆为病,哪怕是很微小的不由自主的起伏、晃动,在技击中也是为人所乘之机。

练习孙氏太极拳初级的一步,就是要做到行拳时的空灵松顺,中平直圆。这八个字,就是练习者需要下功夫处。

孙式太极拳的好处

孙式太极拳能增强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的功能。

练习此拳能增强人的“宗气”。祖国医学认为“宗气”聚于胸中,支持肺呼吸和心脏血液循环。

《内经》<灵枢·客邪篇>曰:“五谷入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坠,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呼吸焉。”说明了胸中宗气,可借呼吸氧气以养之,又须饮食营养以补助之。

宗气不但是肺呼吸的纲领,也是全身血液循环之纲领。在练拳时对脑桥和延髓,对呼吸和血液循环运动起了促进和调节作用。

如当练拳“开手”、“合手”时,要求两手抱球。合与面宽,开与肩宽,要求松肩坠肘。两下肢站立之时,略下蹲与肩同宽,就是,培养人练习“宗气”。

当开掌与合掌时锻炼了胸大肌,增强了肺活量,在练习时要求呼吸绵绵,“意守丹田”达到了“腹实胸宽”状态。

使呼吸逐渐调节到深、长、细、匀,增强了人体从外界摄取氧气,使之进入循环血流,二氧化碳则从血流转移到肺泡排出体外(这肺呼吸过程叫外呼吸),与此同时又促进了组织内所进行的氧化过程,增强二氧化碳向血流中排出以及从血流中吸取氧气。

(这种呼吸为内呼吸)。在练习开合手时还能促进胃肠功能加强蠕动功能,再配合腹式呼吸,并协调了肝脾等功能。

当患者感胃胀疼痛或肝区疼痛,胆囊炎疼痛放射到背肋疼痛时,教他练习开合手动作加上搂膝拗步等动作后,患者感到易接受此简易动作,更感练后舒适疼痛缓解,胸部闷胀消失。

当练习左右搂膝拗步这些缠绕旋转的运动时,使动脉血管得到了柔和舒张,促进血液循环,不仅提高肺部及血管的吸收氧气排除二氧化碳的功能,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

所以这几个动作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肺气肿、肺结核、肝胆脾胃疾病是非常适合的。

1/1页
太极拳视频孙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