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 太极拳意念形成的四个阶段

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起源,太极拳集合了多种功能于一身,当今人们将养生太极拳作为治病的偏方。太极拳的特点是用意不用力,下面随着陈式太极拳,了解太极拳意念形成的四个阶段。

陈式太极拳意念形成的四个阶段

学习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修炼过程,陈式太极拳也不例外。

初学阶段

练习者的意念主要是仔细看老师的示范动作。思考、记忆动作的要领、套路的结构等问题。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要由浅入深地引导。这时如果要讲一些“意守丹田”、“劲断意不断”、“用意不用力”、“内气运行”等等意念问题,学生是很难理解接受的,而且很容易出偏差。

第二个阶段

练拳达到套路熟练、动作规范标准的程度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练习者手上会出现麻、热、胀的感觉,这是有了初步内气的表现。此时,可以开始讲一些意念的问题。这时,学生练拳时的意念是动作协调、周身放松、内劲连绵不断,要把手上的感觉保持住不要跑掉,贯串始终。

在太极拳的不同学习阶段,身体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每个阶段都有高层次,只要用心学习,就能达到。

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用外形引动内气让内气与外形结合,使内劲连绵不断。

第二个阶段的意念是调整身法,让这种感觉不要跑掉。能够贯串始终意识连绵不断地跟着动作运行。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会产生内气注入丹田的感觉,丹田充实饱满这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

这时意念要引导内气下沉丹田,在每一个动作的定式时,都要用意把内气完全收入丹田。内气回归丹田的感觉是沉重、饱满。

太极拳是门武术,武术就要形成劲力,太极拳的劲力是从丹田处爆发,因此,丹田劲的练习方法非常重要。

第四个阶段

是用意使内气下到脚上,降于涌泉穴。要有脚踏实地的感觉。达到这个程度,就有步法轻灵稳健、稳如泰山的感觉。这时你才能体会到内气在周身的运行。

没有意念是万万不能的,可意念也不能讲过头,只讲意念就不是拳了。拳就要有形有意,有人标榜改革,去形而求意,屏弃套路,用站桩加散打代替,除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外一无可取,因为就象太极阴阳一样,精神与肉体必须合一,形与意是不能分开谈的,形离不开意,意同样也离不开形,夸大任何一方都是偏执不经,过分强调意念走到极端就是“隔山打牛”的闹剧。

学习陈式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一、贵用意,尚行气,戒用力

陈式太极拳重内不重外,重意不重形,重气不重力。练习和运用缠丝劲,首先要培植和运用内气。

要用意念引导内气在肢体中作螺旋形循环运转。有少许的意念就行,不要强缠硬扭。

如果过分注意外形的缠扭,则易导致气血滞涩,使肌肉、关节甚至内脏受损,应像陈鑫说的“轻轻运行,徐徐停止。意念运以微细,毋使波澜忽兴”。

由此可见,练习缠丝劲一定要注意适度原则,切忌伤到自己。

二、腰为枢纽,手足相随

缠丝劲以腰脊命门穴为枢纽,上通手指,下通足趾。行功时,身体同侧手足的缠法一般相同:右手如是顺缠,右足一般也是顺缠:右手如是逆缠,右足一般也是逆缠。左侧手足也如此。

比如“白鹤亮翅”式,右侧手足都是由收劲顺缠转为出劲逆缠,左侧手足都是由收劲逆缠转为出劲顺缠。

陈鑫曾说: “腰是上下体之关键。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又说, “上面手如何运,下面足如何运”,“中间有腰随手足运,上下一气贯通”。

1/1页
陈式太极拳视频陈式太极拳